弘暉沒想到康熙首先想的是要給蒙古貴族們安排上鐵路,蒙古各族都住在草原上,又是高原地帶,想要修鐵路的話難度反而比中原一帶要大許多,但是也有一個優勢,草原上耕地比較少,若是要開通,侵占的農田少,協調工作輕松許多。
雖然弘暉覺得這第一條鐵路就整這么大難度的,工程量不小,但是考慮到內蒙那邊豐富的煤炭儲量又覺得很值得,若不然光是煤炭外運就壓力不小,而這些煤炭等到開啟大工業生產時是有大用處,如今提前將鐵路安排起來相當劃算。
而康熙此刻心中所想可與弘暉不同,他壓根不清楚內蒙那邊有多少煤炭儲量,如今提出讓弘暉開始著手安排草原上的鐵路,也不過是為了加強多邊疆的控制。既然已經決定要從沙俄手中那先前讓出去的土地重新搶回來,又得知了那塊土地的價值后,康熙自然不想白忙活一場,他打算等拿下那塊土地后,就派兵過去駐扎。
那北地嚴寒,康熙心里有隱憂,只怕尋常百姓都不愿意遷去那處,倒是可以將犯了事的人押送過去改造,如今最遠的流放之地差不多就是寧古塔,那已是極寒之地,而弘暉口中的西伯利亞平原,可是要比寧古塔還要冷上幾分。
弘暉試探著開口,“若是要修鐵路,那要不少人力,還有鋼鐵也要準備起來……”若只是一時興起,那光是材料就要籌備一段時間,而弘暉則是在提醒康熙,康熙心里對旁人的警惕不小,而修鐵路要用上不少鋼鐵,康熙能放得下心嗎?
康熙不過是淡淡抬眼看了他一眼,“朕早有安排,到時候會有人與你一道辦差,朕將這鐵路之事交給你,你可以將這件差事辦好啊。”
弘暉盯著他臉上的凝重,明白康熙對這件事是當真上心,臉上神情斂去,一臉認真嚴肅道,“皇法瑪放心,弘暉定然不負所托。”
……
弘暉從宮里出來后并不輕松,想要從京師這里修一條鐵路到草原上,需要大量民力,若是在以往,這種大工程多是征用民力,如今的百姓都需要服徭役,一般成年的男子通常每年都需要服役一月,就是被調去做一些水利工程或是其他民生,但是像修這么長鐵路的工程,還是頭一回,這個工程難度可想而知。
而康熙在召見弘暉入宮前,一直未曾透露出絲毫風聲,眾人還以為皇上是想將出兵之事交給弘暉,萬萬沒想到竟是要修鐵路,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之前弘暉就提出了要修鐵路,而這事被京中百官給攔住了,他們沒想到陛下竟也跟著弘暉阿哥胡鬧起來,竟要修一條這么長的鐵路,那得耗費多少的民力?朝中不少老臣都操碎了心,這自古以來大興土木都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當初那秦始皇要修長城,還是隋煬帝開鑿運河,至今都被天下文人寫文痛批,而如今弘暉要修的鐵路規模絲毫不輸于前面兩者,那些操碎心的大臣連夜寫折子上書康熙,想要他放棄這個打算。
而康熙看到折子后不過是冷哼一聲,并未當一回事,這天下儒生多不喜秦始皇與隋煬帝,甚至就連那劉徹因強兵黷武也時常受到詬病,但是康熙作為帝王,他的目光卻與這些讀書人截然不同,他深知這幾人所做之事對天下百姓的益處,那是功在千秋,而康熙不認為自己比他們差,既然前人能做出這般偉業,他為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