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真的沒想到皇上病成這樣還能好,而且還是氣色照常地上朝處理政事,先前斗得有多激烈的官員,此刻心中就有多惶恐,甚至有聰明的,直接遞了折子請求外放,甚至還有乞求歸家養老,明明都還沒到致仕的年歲。
康熙再次回到朝堂后,對于那些請求外放或是致仕的折子全部批過,又不輕不重地呵斥了幾位朝中重臣,在眾人戰戰兢兢中,此事竟就這么翻篇了,但無人敢再在康熙面前提立儲之事。
弘暉與四爺在先前一直拘束身邊的人,不讓他們摻和到其中,如今康熙痊愈后,他們也如同先前一樣,繼續老老實實辦著自己的差事。
弘暉已經將鐵路修得大致差不多,但是離鐵路開通卻還要一段時間,比起鐵軌來,列車才是重頭戲,好在在石油開掘出來后,他就一直安排人設計列車構造,如今康熙這邊給出的鋼鐵等各項材料充足,只等列車造出,就可以隨時通車。
但是造列車與鐵軌不同,弘暉一下子空閑時間多了許多出來,看著源源不斷被送到跟前的鋼鐵,他頓時忍不住技癢起來,憋不住寫了一封折子暗戳戳遞給康熙。
瞧著他這幅模樣,康熙不用翻開折子就能猜到這個孫子是又想搞事情了,果不其然,等他將折子翻開后,就見弘暉在上面洋洋灑灑寫了一堆,找了不少理由,總而言之就是想要在這京中安裝上自來水。
對于自來水康熙并不陌生,弘暉先前曾多次與自己提過,不過這要修建自來水需要不少的鋼鐵,不僅是康熙心里放心不下,就連朝中大臣們也是紛紛阻攔,將利器置于民間,很容易就生出亂子來。
但是這次康熙想了想此番雍王府的行事,決定還是將弘暉寫的折子認真看一遍,等閱完上面洋洋灑灑列出的各項后,康熙難得有些沉默。
在這折子上,弘暉提出以銅管來造自來水管,甚至還提到一種名為“塑料”的管子在研發中,等問世后就可以不用金屬了。
對于康熙來說,在見識過不銹鋼后,那黃銅之物就不甚要緊,若真有人敢以這黃銅制器生事,那遇上大清的連弩隊,也不過是自尋死路。
而弘暉又分析了一番如今京中用水狀況,同樣戳中康熙心中的擔憂。
這京中本就人口不少,再加上每年都有不少舉子進京,還有各地的商旅,而近些年,那京郊一塊聚集的人家越發多了起來,不少百姓搬遷至此,眼下已經起了一片房屋。
京中人家用水本就是主要依靠水井,人一多,原有的水井瞬間就不夠用起來,而弘暉提出的自來水其實是可解現下的燃眉之急。
康熙沉吟片刻,最終還是允了弘暉的請求。
終于將這件事攬下來,弘暉心底松了一口氣,如今的京師城池規模還不算大,但是以眼下京郊的發展速度,只怕要不了幾年,京郊就會成為新的外城,甚至繼續往外擴張,若不然趕緊將自來水發展起來,到時候不僅僅是城區百姓生活用水受限,甚至連那一片的工坊都得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