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和辛芷也是在荒不見人的深山里憋久了,難得出來放一次風,加上現在家里有錢了,她們買起東西來那是一點都沒手軟。
四、五十文一斤的鮮羊肉來上半只
別說什么家里還養著羊,后院里圈著的那幾只羊是要養著下羊仔的,冰箱里的凍肉她們也吃膩了,難得下山一次,正好碰到有賣羊肉的,那定然是不能錯過的,正好這兩頓沒吃好,林遠志家什么調料都沒有,那菜吃得辛芷的味覺都快退化了,今天晚上回去就把這半只羊給烤了
十五文一斤的排骨這能放過嗎那不必須得拿下嗎
還別說,這古代也是有古代的好,這一點從買肉這件小事上就能體現了。
這古代人他不喜歡吃瘦肉呀,古人平常缺少葷腥,買肉的時候就喜歡指著那些肥膘厚的肉買,半肥半瘦的五花肉比其他人還要便宜幾文錢呢,難得遇到這樣的好事,必須得買兩斤回去燉紅燒肉
之前林老爹和辛勇說,縣城也遭了災,布料不好買,其實也不然,人家布店的老板多精明嘛,洪災一過,連忙去省城進貨了,就是為了趁著大家剛遭了災,好多衣裳都被大水沖跑了,指著這些布料多賺點錢填補自己在洪災中的損失呢。
這縣里的布莊不但有布賣,還有做好的男女成衣賣,既然有現成的衣服買,陳曼也不想為難自家婆婆的老花眼了,一家五口人,一人買上兩套,也不是為了平日里穿,平常在山里也遇不到生人,他們在家里還是喜歡穿現代的衣服,涼快呀方便呀。
這兩套衣服買了只是讓大家平常下的時候穿的,當然了,配套的鞋襪也不能少。
一下子賣掉這么多套成衣,布莊的老板樂得眼睛都瞇成一條細縫了,陳曼結賬的時候他還搭了兩條繡著小花的手帕呢。
布莊的老板感嘆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陳曼和辛芷剛進店的時候,他還沒把她們當一回事兒呢,想著以她們的穿著,估計也只賣得店里的麻布了,結果人家是真人不可貌相,一買就是十套成衣,貴的兩三兩銀子,便宜也是一兩多銀子。
成衣的利潤高呀,布料是進貨價,衣服是布莊的繡娘做的,想陳曼買的這種沒有繡花,款式簡單的成衣,手快的繡娘一天能做三四件呢。
只這一單生意,布莊的老板就賺了十幾兩銀子,做成了這么大一單生意,老板也是會做生意的,但凡是這種大生意,他都會送點小東西討客人開心,就是為了能把陳曼籠絡成自己的回頭客。
突然就暴富了,陳曼也有點飄了,要不是縣里的首飾鋪子還沒有開門,她肯定得沖進去好好的掃蕩一番,提前把辛芷的嫁妝置辦好。
其實買了鮮肉和衣裳后,辛家人就已經沒有什么需要的東西了,農家樂里吃的用的都有,而且還比縣里買的質量更加好,古代的調料也少的可憐,辛芷倒是有心想要補充一些庫存,可是她想要的那些調料根本沒有地方賣。
最后陳曼無論如何都不想就這樣草草結束采購,硬是拉著辛芷在集市上轉了一圈,買了好幾個竹籃、竹筲箕,竹筐,最后她甚至還鉆進鐵匠鋪買了一口大鐵鍋捆到騾子的背上。
要說古代的勞動力是真的不值錢,一直特別好看的竹籃,竟然只賣十文錢,攤主是個頭發都白了的老爺爺,據他所說,這么一個竹筐他要編一整天才能編好,而他一天的勞動成果,竟然連一斤最便宜的豬肉都換不來。
不過古代人比現代人更容易滿足,只要能夠吃飽穿暖,對他們來說就是難得的好日子了。
東西買得差不多后,陳曼和辛芷提前去城門等辛勇。
辛勇也沒讓她們久等,約莫半個小時后,他就趕了過來。
城門口人多眼雜的,也不適合聊天,辛家人也沒多聊,等牽著騾子走出縣城后,陳曼才開口問道“怎么樣,瓶子找到了嗎”
辛勇伸手拍了拍自己懷里鼓鼓囊囊的地方,笑著說道“找到了,田家妹子特別小心的收著呢,我們一去她就把瓶子給我了,又進賬八百兩銀子”
說起這個,陳曼的聲音都有點飄“我現在人都還是暈乎的,就那么幾瓶酒,和一個空酒瓶子,咱們竟然賣了這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