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家人把東西交給周冀后,他們今天下山這一趟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不過這次辛勇他們并不準備立即回山里,而是準備在縣里多待幾天。
他們下山一趟不容易,之前他們一家人幾次下山,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還是不夠了解。
穿越這么久了,辛家人明顯還沒能融入這個世界,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這次下山,辛家人本就準備在山下多待一段時間。
下山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提前和田冬秀她們打過招呼了,說他們這次下山會多待一段時間,不過他們肯定會在半個月之后回去。
眼下家里只有紅薯地和家里的那些個牲畜需要田冬秀她們照顧,所以辛勇他們就算不在山上,也沒什么關系。
再說了,這幾天山下的事情也多,遠的不說,育苗的事情辛勇還得時不時地過去看一看。
這次他們拿出來的種子都是這個世界沒有的,田冬秀和鄭清芬是小心謹慎慣了的人,這次也沒讓辛勇他們把所有的種子都拿走,而是每一樣種子都留下了一些。
這也是為了保險,畢竟辛家的這些個種子,要是糟蹋了,那就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了,現在這個節氣本來也不是最適合種玉米、辣椒和南瓜的節氣。
加上山下又剛發過洪水,萬一這些東西種到地里后出了什么差錯,再來個顆粒無收,那就糟糕了。
他們損失點租金倒也沒什么,橫豎就幾千兩銀子,幾瓶酒的錢罷了,可是要是把玉米和辣椒這些東西給搞絕種了,那就是會讓辛家人懊悔到捶胸頓足的事情了。
每樣種子留下一些,就是山下的那些地除了什么事情,明年開春他們也有種子能夠繼續播種。
山下的地這么多,自家留點種子也不耽擱什么,所以辛勇也就讓田冬秀每樣種子都留下了一把,主要是為了安她老人家的心,以及能讓她少念叨幾句。
那些種子對于眼下的辛家人來說,是真的金貴,畢竟現在不比以前了,想要什么種子,去趟農資店,就能夠買到。
尤其是那些玉米,只是他們從地里收上來的,也沒有像后世那些種子公司那樣,還得從一大堆種子種選出最優質的出來,種子選出來后,還得殺菌消毒。
古代沒有肥料,這玉米的產量肯定要打個折扣,不過辛勇報產量的時候本來就可以的往低了報的,這要這一撥玉米的玉米棒子不是全都長得稀稀拉拉的,一畝玉米出個八百斤玉米終歸是穩妥的。
在現代,種玉米的地都不是什么好地,辛勇這次還是挑得中等地和上等地種的玉米,一畝地八百斤的目標,還沒有現代正常情況下一畝地一半的產量,這也算是很保險的預估值了。
接下來的幾天,辛勇他們就住在縣里,這兩次下山,他們雖然沒往縣里的宅子里添太多的東西,但是各種零零散散的東西每次他們下山的時候還是會帶一些的,比如各種調料,再比如一些瓶瓶罐罐和碗碟之類的。
山上餐具多,考慮到以后時不時的還是要在山下住一段時間,所以陳曼收拾了兩套餐具帶下山。
農家樂的餐具都是陳曼之前去批發市場買的,一整套餐具除了十二個裝菜的盤子、湯碗外,還有十二套碗碟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