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豫發的糧食,辛家人自然是不會去領的,家里不缺糧食,他們也沒有必要去占這點便宜。
一進縣城,辛芷他們直奔悅來客棧。
今天正好是他們和周冀約好的七日之期,說好的二十瓶酒,他們已經帶下山了,只要今天周冀能把約定好的一萬兩銀子給他們,那這酒他就能夠搬走。
說起周冀,這幾天他為了湊齊那一萬兩銀子,過得也是很不容易。
主要是他們這次離開昌都是為了調查貪墨案的,出門的時候,大家身上都沒帶多少錢。
周冀就算是銀子帶的多的了,身上不但帶了兩千多兩銀票,還帶了些散碎銀子。
之前周冀問李和豫買酒的時候,就花掉了兩千兩銀票,后來劉子真拿走了一瓶酒,補了他一千兩銀子,加上這段時間的花銷過后,他身上只能勉強湊出兩千兩銀子。
原本周冀想著自己到府城,找到留在府城打探消息的同伴后,應該能湊齊辛家要的一萬兩銀子。
然而真到了府城后,周冀才發現自己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周冀怎么都沒有想到,他的那幾個同伴,一個個的都是窮鬼。
幾個人里,手頭最寬裕的人身上就只有一張五百兩的銀票,和半荷包的碎銀子,最窮的那位,周冀摸遍了他的周身上下,就只搜到了二、三十兩銀子。
最氣人的是那人是怎么說的來著家里的婆娘平常管得嚴,這次出門攏共就只給了他十兩銀子,剩下的還是他這些年偷偷攢下的私房錢“兄弟,還是你好呀,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手里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沒人管你。”
聽完這番話后,周冀那真是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周冀的人生之路十分的坎坷,他年少時就父母雙亡,在他投身戌邊軍前,一直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最落魄的時候,他還當過乞兒,他十四歲的時候入伍,那時候他年紀不大,力氣又小,每次打仗都是被安排在隊伍最前面當肉盾的。
熬到十八歲的時候,周冀總算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拿到了一點小功勞,井因此得了當時百夫長的看重。
娶了百夫長家的小閨女后,周冀總算是過上了還算安定的生活。
然而這樣的好日子周冀也沒過多久,溫柔賢惠的妻子死于難產,孩子也沒能活下來。
想他今年實歲二十六、虛歲二十七,晃二十八,毛二十九的人了,一輩子都活了一半了,還孑然一身,任誰看了都得說聲慘吧,還羨慕他他還羨慕他們家里又人知冷知熱,有人管呢。
在周冀看了,他的這些同伴,就是那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關鍵額的時候還排不上用場。
最后周冀的幾個同伴身上的銀子湊到一起,都只有一千多兩,這一千多兩他還不能全部拿走,因為得給他們留下吃飯和住宿的錢,
周冀拿了一千兩銀子,加上自己身上的勉強湊夠了三千兩。
之后周冀又去了府城的郵局,劉子真走的時候,給他留下了信物,不管他在哪里,只要出示這個信物,就能從劉子真名下的任何一家郵局、糧食鋪子里支錢出來應急,這信物一共五枚,除了劉家的三個主子以外,剩下的兩枚由劉子真的四個心腹手輪流使用
一般來說,就是四個人了,誰要出任務就誰拿著。
這次周冀奉命留在常縣打探消息,所以這信物就留了一枚給他,如今正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