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來,舒氏慢慢地發現,李君屹似乎對沈清月沒有那么排斥了,也不似以前那般冷漠,他的頹靡之色也漸漸消退,整個人也隨之溫和近人了一些。
舒氏嘴上不說什么,心里卻是十分欣慰和高興。
她也在慶幸自己當初一意孤行將沈清月娶進府中的決定是對的。
只是這份慶幸的心情并沒有持續太久,她如何也沒有想到,嘉和公主會在三年后突然回來,且還對李君屹念念不忘。
前幾日太后召她進宮,同她說明了嘉和公主的心意,嘴上雖是說著與她商量讓嘉和公主與李君屹姻緣再續,可舒氏心里知道,太后既然提出這樣的要求,便是不容置喙,只要嘉和想嫁,李君屹就必須要娶。
這便讓舒氏犯了難她一直對沈清月這個兒媳十分滿意,如今嘉和公主憑借舊時情意橫插一腳,加之太后施壓,嘉和公主若要嫁進來,定不可能做小,也不可能與沈清月平起平坐,更何況,兩人有著相似的容貌,且不說外人如何議論,她們二人心中亦會
介懷,恐怕根本容不得對方。
這可叫她如何抉擇
她思慮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委屈沈清月。
只是她沒想到沈清月會有這么大的反應,竟是主動寫下了和離書,連夜離開了太尉府。
沈清月是在夜里子時離開太尉府的,那時候舒氏也正愁緒滿懷,難以入眠,聽丫鬟來傳話,說沈清月帶著梔素和一些行李要離開太尉府。
舒氏以為沈清月是因為自己的那番話而鬧脾氣,而自己那番話也確實叫人傷心,只是鬧出半夜回娘家這一出,若是傳出去,對太尉府來說委實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舒氏只得一邊先叫人在門口攔著,一邊派人去叫李君屹,讓李君屹勸勸她。
沒過多久,去李君屹那邊的人回來了,說李君屹沒有歇在寢室,他在書房醉酒不醒,而寢室里只有一封和離書,看筆跡應該是沈清月的。
舒氏心頭一顫沈清月竟然主動寫下了和離書
定然是她與李君屹之間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舒氏的第一反應是想去勸沈清月回來,趁李君屹還未清醒趕緊將和離書撕掉。可轉頭又一想,如今沈清月自請和離,豈不是正好騰出了正妻的位置,那么太后和嘉和公主那邊便好交代了
舒氏收回了步子,回到床上重新躺下,并對丫鬟說,叫門口的家丁放人,任由沈清月去吧。
丫鬟顯然對此很是驚訝,但也沒說什么便出去了。
沈清月就這樣離開了太尉府,次日清晨李君屹被發現摔倒在院子里,手里攥著的正是那封和離書。
今日舒氏把這封和離書送回來,這便意味著,沈清月從今日起再也不是太尉府的兒媳了,她和李君屹之間也再沒有任何關系了。
想到這里,舒氏悠悠收回思緒,對著一臉不甘心的常氏說道“沈夫人,事已至此,我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和離這件事是清月主動提出的,我們太尉府也尊重她的意愿。她與君屹夫妻一場,如今有緣無分,可惜是可惜了些,但終歸也沒有什么仇怨,還望以后她莫要憎恨我家,做出些不合時宜的事情來。”說罷,便起了身,“我府中還有事,便不久留了,這便告辭。”
常氏還想留她多坐一會兒,再商量商量兩個
孩子的事情,可舒氏不愿多待,她也不好強留,只得將人送到了門口,看著她上了馬車,一點挽留的余地都沒有,這才氣得跺腳,沖那遠去的馬車啐了一口,顧不得禮儀涵養,恨聲罵道“裝什么清高,誰不知你們那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無非是看那公主比我家女兒身份高貴,逼走我家女兒好再攀高枝罷了,還太尉府呢,無非也是個扒高踩低的主兒,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