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月沒有想到她會在畫舫上遇見李君屹。
她知道李君屹有暈船的毛病,輕易不會乘船,今日竟是上了這彩舟畫舫,叫她有些意外。
不過當她看到他身旁的人時,便大概猜到他為什么會在這里了。
他旁邊站著一位手中捧花的姑娘,只稍一眼的打量,對方那張與自己有六七分相似的臉龐便讓沈清月明白,那位姑娘就是嘉和公主。
以往三年都是從旁人口中聽到嘉和公主的名字,今日面對面地瞧見了,方才真正曉得,怪不得太尉夫人會選她做兒媳,怪不得她能為太后侍疾,她與嘉和公主,果真是很像很像的。
縱使和離之事已經過去一個月,沈清月的心情已經平復許多,但是他們二人如同一對璧人一般站在她的面前時,她的心中難免又掀起了波瀾。
尤其是李君屹用一種似乎很陌生很意外的目光看著自己時,更讓叫她心中如同針扎一般的疼。
她無心再買花,更沒有心情繼續待在這里,便轉身叫上沈清才,待畫舫靠岸之后,他們便回家。
而此時,李君屹仍定定地站在原地,看著那個買花的女子倏忽轉過頭去,對另一位男子說了些什么,便匆匆離開了。
他一時驚訝于對方竟和嘉和長得那般相像,更驚訝于自己莫名的胸如擂鼓。
他怎會生出這樣一種奇怪的情緒竟叫他有了一種想要沖過去拉住那女子讓她不要走的沖動。
然而那個女子還是走了,他也沒有真的放任自己去阻止那個女子的離開。
他只是怔忪了好一會兒,才驀然想起自己還要去給嘉和買花,于是便繼續向花童那邊走去。
他并不知,自己方才的異常,已經全然被嘉和收在眼中。
嘉和看著他去買花的背影,眸中笑意頓消,臉色也沉了下來。
她方才順著他的視線,也看到了那個女子。
那個與自己很是相像的一個女子。
在她從襄國回來的那天晚上,太后拉著她手與她聊了一整夜,其間便同自己說過,李君屹在她和親之后,由太尉夫人做主張,娶了一個與她容貌相似的姑娘,是觀文閣大學士沈九儒的女兒。
這讓她心中又喜又悲。
喜的是,李君屹定是因為忘不了自己,才會選擇娶一個與自己相像的女人;悲的是,李君屹已經娶了妻,身邊已經沒有了她的位置。
太后問她還想不想與李君屹重續舊情,她咬著嘴唇哭了一會兒,才道“我想與不想又有什么用呢他如今已經有了明媒正娶的妻,我總不能去給他做妾”
“亂說話,你堂堂一個公主,哪里能與人做妾”太后責她一眼,見她哭得可憐,又軟下語氣道,“你若心里有他,哀家便給你想辦法。做妾自是輪不到你,再不濟,你與他那原配為平妻罷了。你便同哀家交個心底話兒,你是不是還想嫁給李家郎君”
嘉和眼里盈滿了淚水,點了點頭。
第二日,太后便將太尉夫人招進宮中,與她談論了好一會兒。
太尉夫人離開之后,太后才將她叫到跟前來,說她與李君屹的事情,已經八九不離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