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氏以為是嘉和公主與李君屹鬧了什么矛盾,還特意去問過李君屹,可李君屹卻說他們之間并沒有發生什么事,兩人的關系還是一如往常。
舒氏當時信了李君屹的話,才沒去多想這件事。她是在見了太后之后,才曉得那天究竟發生了何事。
“那天哀家同嘉和說,要給她和君屹賜婚,嘉和雖是拒絕了,但哀家知道,她心里是愿意的,只不過因著她曾和親嫁過人,心里有些自卑罷了,”太后說道,“可君屹那孩子不也娶過妻,她大可不必這樣想不是”
舒氏忙附和道“是,公主當年和親是為了的咱們鄒國的社稷安穩,大義凜然,我們太尉府上下從未有輕視公主的心思,君屹那孩子更是如此。”
太后聽得她這話,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件事是嘉和自己多想了,除卻這個,哀家也看得出來,她不愿意讓哀家賜婚,也是想著讓君屹那孩子主動到哀家面前來討這個姻緣,全了她當年的遺憾”
“是啊,若是沒有當年和親一事,君屹那孩子早就到您面前求娶嘉和公主了,說不定現在他們孩子都有一兩個了。”
太后感慨了一番,語氣忽然一轉“可如今瞧著,君屹那孩子似乎并不怎么愿意娶嘉和”
舒氏心頭一跳“怎么會”
“那日嘉和從宮外回來,眼睛紅的跟兔子似的,哀家問她發生了什么事,她也不肯說,自個兒跑到屋子里哭。哀家也是問過她身邊的宮女才知,那日她同君屹提及成親的事情,可君屹那孩子說什么,要等他頭腦清醒后,再決定要不要娶她。”太后說到這里,臉上怫然不悅,“他這番說辭,難不成是想拒絕了嘉和不成”
“太后息怒,君屹他定不是這個意思。”舒氏
先前也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如今被太后當面質問,不免心中慌亂,“太后您也知道,君屹那孩子自從摔傷了之后,失去了些記憶,頭腦難免偶爾會犯糊涂,他說這話,定不是要拒絕嘉和公主,而是因為因為他腦中確實不清醒罷了”
她說了許多,卻也道不出李君屹那日究竟為何要拒絕嘉和公主。
“哀家也不想難為你,”太后打斷她的話,“君屹若真的不想娶嘉和,哀家也不會強行將嘉和指給他。可憐嘉和從小就沒了父母,是哀家一手將她撫養大,先前她去襄國和親,已經讓哀家心中很是對不起她,如今她好不容易回到哀家身邊,哀家定不會讓她再受任何委屈”
太后言辭厲色,聽得舒氏手心直冒冷汗,將帕子都浸濕了“太后,君屹與嘉和公主之間一定是有什么誤會,臣婦回去會和君屹好好聊聊的”
太后點點頭,又道“嘉和這幾日生病了,他若有心,便進宮來看看嘉和,順便把這件事情說清楚”
舒氏從皇宮回來之后,便急匆匆去了李君屹的院子。
李君屹還在太常寺當值,下午很晚才能回來。
舒氏也沒走,一直坐在那里等他。
傍晚李君屹忙完公務,剛進院子,下人便跑來告訴他,母親在他的書房里等了整一下午了。
李君屹大步往書房走去,推開書房的門,見母親正一臉陰沉地坐在案桌后面,桌上有幾張攤開的宣紙,其中一張宣紙上寫有沈清月的名字,那是他這些日子總在思忖沈清月的事情,隨手便寫了一下她的名字。
“母親過來是有什么事情嗎”他走過去,一邊問,一邊順手將桌上的宣紙收拾了起來。
舒氏卻按住那些紙,指著上面沈清月的名字,問他“這是怎么回事”
“無意中寫下的,都是些廢紙,正要扔。”說著,他便從母親手底下將那些紙抽了出來,團成一團,扔進了旁邊的紙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