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沈九儒回到府中后,聽聞沈清月回來了,很是高興,晚飯時還擺上了酒喝了幾杯,同沈清月說既然回來了就不用再回青川了,上次他聽聞她在去青川的途中遭遇了匪徒,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實在不放心她再出遠門了。
沈清月看得出來,父親是真心疼愛自己的。可父親愈是這樣,沈清月心里愈是糾結。
面對常氏,沈清月尚還能做到幾分疏離,可面對父親,她卻不知該以何種態度面對
他為了升官娶了常氏,拋棄了發妻,將她的親生母親和哥哥困囿于冷僻小院,甚至還從母親手中搶走了她,將她交給了常氏撫養。
她長至五歲,都不知道在同一府中,她的親生母親和哥哥的存在。
她想不通,既然父親如此疼愛自己,又為何對母親和哥哥那般絕情呢
沈九儒看出女兒有些出神,似乎有什么心事,她以為女兒是在擔心她留在京城會招來麻煩,于是對她說道“月兒,從今往后你盡管放心留在京城便是,嘉和公主可能不日就要去襄國了,以后再也不會有人為難你了。”
沈清月回過神來,驚訝道“嘉和公主要去襄國為什么”
沈九儒解釋道“咱們鄒國派駐襄國的大臣,想扶持襄國的十七皇子繼位,那十七皇子是嘉和公主與先任老國君所生,今年不過兩歲多,自是無法打理朝政,所以大臣們想迎嘉和公主去襄國,一則可以做太后垂簾聽政,二則也能避免十七皇子受襄國皇室的其他人蠱惑,日后再做出不利于鄒國的事情”
沈清月問道“可嘉和公主愿意去嗎”
“許是不愿意的,不然也不會在鄒國征服襄國后便立即回來了。但這件事情,若是圣上下旨執意要她回去,為了國家大義,她恐怕也不好拒絕”
沈清月一時間有些同情嘉和公主,恍惚道“為了國家大義,就一定要犧牲一個女子嗎”
沈九儒并不會像她一般對嘉和公主感同身受,只是道“總歸這件事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亦是落不到咱們頭上,就別多想了,吃菜”
用罷了晚飯,沈清月才同沈九儒說“我打算在京城住幾日就回青川,我很喜歡青川的那座山莊,住在那里很舒服。”她倒也不是真的特別喜歡青川,她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親,原是想著拿了玉佩就回去的,可又怕父親多想,才打算在府中住幾日再走。
沈九儒聽到女兒還想回青川,不太同意“青川再好,也不及京城熱鬧繁華,你若真的喜歡青川,往后咱們每年都過去住幾日便是。再說你以后終究還是要嫁人的,青川是個小地方,沒多少好才俊,比不得京城這里”
沈清月聽見父親說這話,眼神不由冷淡了些“父親是瞧不上青川的人嗎”
她的親生母親也是青川人,可父親一心為官,功利心強,才會拋棄小地方出身的無依無靠的母親,轉而娶了凌州知州的女兒常氏。
沈九儒并不知她已經知曉自己的身世,更不知她問出這句話的真實意味,卻以為是她在青川遇到了什么心儀之人,才會對他方才所說的話有所不滿。
“月兒,你莫不是在青川遇到了什么人”沈九儒問她。
“是遇到了一些人”也知曉了一些事。
沈九儒聽她這樣說,以為自己猜對了,她真的在青川遇到了心儀之人。
可青川那種偏僻小地方出身的人,怎么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兒呢。
沈九儒心里有些不悅,但女兒第一天回來,他不想惹女兒不高興,況且他還不確定女兒在青川遇到的人究竟是誰
于是晚些時候,沈九儒讓人將沈清月身邊的丫鬟綠竹叫過來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