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自幼受盡先皇寵愛,只是天有不測風云,先皇在一次南巡時將她們一并帶去,可途中妹妹蘇望水卻因宮人一時疏忽,不小心走丟了。
當時先皇派人找了許久也沒有將她找回來,這對雙生姐妹花便只剩下姐姐蘇望秋一個。
后來蘇望秋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嫁給了衛國侯,隨衛國侯駐守邊疆,巾幗不讓須眉,是鄒國的一段佳話。只是在風信年華里,她與衛國侯在一次邊疆戰亂中犧牲。
自此,太后徹底失去了她最愛的兩個女兒。
好在蘇望秋留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嘉和。太后將嘉和帶回宮中撫養,嘉和愈長愈像她的母親,太后念女情深,對她自然偏愛了許多,還破例求情皇帝將她封為公主,一應待遇卻是比其她公主更為尊榮。
三年多前皇帝讓嘉和去襄國和親,太后險些因此病去了半條命,可那時鄒國受岐國和襄國兩面夾擊,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縱然太后再如何不舍,最終還是含淚將嘉和送上了去襄國和親的馬車。
可今時已與往日不同,那時嘉和和親是為穩固鄒國江山,現在再去襄國,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就算她不去,鄒國的江山也不會因此再受動搖,她確實可以不必再次犧牲自己的。
皇帝見太后如此悲慟,便也放軟了語氣,循循勸道“朕理解母后的心情,也十分懷念朕的兩個妹妹,所以這些年一直將嘉和視若己出。也正是因為如此,朕將襄國交到嘉和手中才最是放心。再說兩國相鄰,嘉和就算去了襄國,母后若是想念她,也可以隨時去看她的”
太后見皇帝仍然執拗,悲咽道“你這不僅是要了嘉和的命,更是要了哀家的命啊”
“母后此話言重了,”皇帝該說的已經說了,母后雖然現在聽不進去,但時間一長,她肯定還是會理解自己的。“母后說了這么多,該是累了,朕讓人送母后回宮休息。”
太后沒能勸說的了皇帝,心情憂郁不已,回到宮苑后,又聽宮人說嘉和連著三日滴水未進,已經昏迷過去了。
太后忙去看她,讓宮人灌了半碗參湯下去,嘉和才虛弱地睜開了眼睛。
“太后,”她氣若游絲道,“陛下可是答應您,不送我去襄國了嗎”
“傻孩子,你怎么能用這種方法折磨自己呢”
嘉和的淚水自眼角涌了出來“太后,嘉和不是故意折磨自己來逼您的,只是一想到要去襄國,便覺惶惶不可終日,實在吃不下去東西,還望太后不要責怪嘉和”
“哀家怎么會怪你呢,哀家疼你都來不及,”太后伸手去拭她眼角的淚,自己亦是心疼地眼眶濕潤,“你那皇帝舅舅,吃了秤砣鐵了心似的要送你去襄國,哀家實在勸不住”
聞言,嘉和的淚水流得更兇,她閉上了眼睛,輕輕說道“嘉和知道太后盡力了,嘉和不怪太后,也不怪皇帝舅舅,嘉和只怪自己命不好,做不了自己的主,如此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
“你切莫這樣想,”太后撫摸著她的頭發,心中衡量許久,終是說道,“實在不行,便依了你的法子”
嘉和睜開了眼睛,眸中這才恢復了生機“太后”
沈清月在府中住了五日之后,便叫綠竹收拾行李,準備回青川。
這五天里她不止一次地向父親提出回青川的事情,但每次父親都讓她再多住幾天,不用著急回去。
今日父親去觀文閣當值,母親亦是受邀參加宮中的賞花宴,弟弟還在書院讀書一直沒有回來,沈清月便決定不與他們當面告別說了,只叫下人待他們回來之后替自己傳個話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