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小女福薄,自小長在深閨大院,沒什么見識,也沒什么膽量,只求過安穩普通的日子,委實承受不起這般大的榮耀”
“這么說,沈大人是不愿意了”太后面色沉了下來,語氣也冷硬了幾分。
沈九儒深跪不起“請太后三思。”
太后睨視他良久,忽而道“沈大人入京為官也有三年多了,三年多便從左司郎中做到觀文閣大學士,可見沈大人是有本事的人。可在朝為官,不僅要有本事,還要識時務”
沈九儒心中一虛他最是擔心太后會拿他的官職說事,沒想到太后終于還是說了出來。
太后說他是有本事的人,這句話暗藏嘲諷,他自知自己的才能并不能與現在的官職相匹配,所謂觀文閣大學士,不過是當初他攀上李太尉做親家,且女兒曾進宮為太后侍疾這份功勞,官職才得以一升再升。
如今太后這句話非但不是夸他,反而多了幾分威脅的意味。
“沈大人既為鄒國臣子,若是舉家上下都能為鄒國盡心效力,將來加官進爵,甚至封侯拜相也指日可待。若能一朝封侯,不僅食邑千戶,更能福蔭后代,沈大人覺得如何”
沈九儒瞳中一震,抬起頭來,滿目驚愕地看向太后
“所以父親答應了太后的請求”沈清月面無表情地看著沈九儒,“那太后是以何種好處為交易,讓父親答應將女兒送去襄國呢”
“月兒,你怎能將為父想成那種人為父也是不得已。為人臣子,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后的命令,為父又如何敢反抗呢”
沈清月冷眼看著他“父親方才說,君讓臣死,說的是君,可不是太后。”
“又有什么區別呢,太后是陛下的母親,就算陛下知道了此事,若太后執意如此,想必陛下最后也會聽從太后的意愿”
“若真是如此,我若替嘉和公主去襄國,太后理應對父親有所嘉賞才是,”沈清月端量著父親,神情始終保持著平靜,“若是沒有嘉賞,我何必去做這無謂的犧牲”
沈清月的那雙眼睛仿佛已經將他看透,沈九儒心中五味雜陳,囁聲道“你此番去襄國是為鄒國奉獻,太后確實提出些補償”
“是何補償”沈清月逼問道,“可是給了父親真金白銀”
“這倒沒有”
沈清月淡笑一聲“那便是加官進爵了。”
沈九儒心底發虛,愈發不敢直視女兒的眼睛。
沈清月看著眼前疼愛了自己二十余年的父親,第一次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他的虛偽與自私。
她忽然體會到了當年母親的心情當年他為了仕途另娶常氏,棄結發之妻如如敝履,母親當年也一定對她失望而寒心吧。
“父親,您疼愛我多年,我先前一直很糾結,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因為母親的事情而怨恨您。如今我才明白,不論父親心里如何疼愛女兒,在權力面前,您始終覺得與權力的親近更為重要,所以您二十年前拋棄了我的親生母親,二十年后,您同樣還會選擇用女兒換取官職與權力,您這樣的人,可恨又可悲”
“你說什么”沈九儒臉色頓時青白,“你說你的親生母親你都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