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月自凌州回來之后,便再沒有見過李君屹了。
算算最后一次見李君屹,還是衡陽王進宮的那一日,蘇御在宮門外為保護姜汀若而中箭,那時候李君屹也在場,只不過兩人都沒有說話而已。
再往前,便是太子宮變之時,李君屹拿兩百人換嘉和出宮的事情。
這件事后來大哥和自己提過,說當時虧得李君屹往太子身邊安排了兩百個人,那兩百人一半留在宮里保護她和姜汀若,另一半混進了守城門的隊伍里,當衡陽王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那些人趁機打開城門,衡陽王幾乎沒費什么力氣便進了城。
那是沈清月對李君屹最后的印象。
只不過當時嘉和被帶走后,很快又回來了。她說她舍不得太后,不愿意和李君屹走,可沈清月分明瞧見她不過是在逞強,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她沒能走掉,否則她不可能回來。
自那之后嘉和的性子就愈發敏感脆弱起來,尤其是先皇和太后先后失勢,嘉和在宮中的地位也愈發尷尬起來。
大哥聽聞嘉和竟然從襄國回來了,同她說倘若她不愿意看到嘉和,他可以去找衡陽王說情,將嘉和送走。
沈清月卻覺得不管將嘉和送去哪里,都覺得便宜了她。
直到舒氏的到來,她說的那些話讓沈清月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李君屹聽母親說沈清月要見他,很是驚訝。
母親臉上難掩欣喜與興奮,親自為他挑選衣物配飾:“我替你向清月解釋清楚了,說當初你根本沒有簽下和離書,是我找人代筆的。公主并沒有責怪我,我便又同她說了許多你的好話,她許是也想起了以前你的好,所以讓你進宮相見。你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既然那和離書上你沒有簽字,你們便算不得和離,說不定你們還能重修舊好呢……”
李君屹只是安靜地聽著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并沒有什么回應。
他也是這幾天才聽母親說出當年和離的實情。
當初府中的所有的人口徑一致,都說是他自己簽下的和離書,如今母親卻來告訴他,那是旁人模仿他的字跡簽下的……
母親以為這樣或許能挽回沈清月,畢竟清月現在是公主,是新皇的姑姑,是朝中新貴孟將軍的妹妹,她的身份是如此的叫人望塵莫及,母親竟然還敢奢望對方回心轉意。
可不論那封和離書上的名字是不是他簽下的,也改變不了當初沈清月被他們李家掃地出門的事實。
他不知道沈清月為什么要見他,不論是什么原因,都絕對不會是母親猜測的那樣有回心轉意的可能。
他如同一根木頭一般,任由母親和丫鬟給自己換上了新衣,束上了腰帶……
母親忽然凝噎,望著手中多出寸余的腰帶,看著衣服穿在他身上松松垮垮的樣子:“君屹,你怎么瘦了這么多?”
“還好。”李君屹淡淡地應了一聲。
自從他服下七心丸后已經發作過好幾次,嘉和性情陰晴不定,有時會給他一顆解藥,有時候不給,后來衡陽王來京之后,他再也沒有進過宮,沒有見過嘉和,自然也沒有再服用解藥。
是以每毒發一次,他身上的七心丸之毒就深上幾分。隨著發作次數的增加,毒性如同洪水猛獸般在他的身體中肆虐,他的身體極度不適,人自然也跟著消瘦下來。
然而他并不在意這個,每次毒發的時候,他會服用一些止疼的藥物,讓自己不至于那般難受。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身體還能承受幾次毒發,或許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那七心丸的毒就會要了他的性命。
他并不打算告訴任何人這件事,他覺得這是自己該得的下場。
他用七心丸的折磨,來給自己贖罪。
他是鄒國的罪人,因為當初他為了損害先皇對太子的信任,故意將嘉和從襄國帶回來,使得襄國復辟,鄒國對襄國的制約功虧一簣。
他亦辜負了先皇對自己的器重,做了叛國的事情。
他也是沈清月面前的罪人,他辜負了沈清月,讓她幾次陷入危險中險些沒了性命。
他甚至也是嘉和面前的罪人,他沒能早些下定決心與嘉和斷絕關系,讓她對自己還有所期盼,以至于她一錯再錯……
種種罪過,非死不能贖。
李君屹從母親手中接過腰帶束好,整理好發冠后,便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