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有意思…”
一間關著燈的房間內,傳出皮笑肉不笑的聲音,或許帶著三分輕視,但不難聽出有三分驚奇,他沒想到自己的命令就這樣輕易告破。
事實上。
位置坐到他這步,有些事需要用陰謀來達成,但那是對待同等量級甚至更高量級的對手,畢竟動作太大被對方看在眼里,很容易在中途宣告流產。
但對付趙素仙或者尚揚這種對手,只要勾勾小手指,就會有無數人蜂擁而至主動打擊,目的只是為了能在他面前有個露臉的機會而已,之所以用最膚淺的手段發難,只是不想造成太大影響。
或者說在這個時間點不想有任何意外發生。
他背著手站在窗口,又漫不經心道:“當年兩位互聯網大佬迅速崛起,速度之快,入了很多財團的法眼,牛城的賈家、河城的張家,還有雜七雜八的商會,可他們最后都沒能斗得過我們王家...”
身后還有一名男子,微微佝僂著腰,沒有開燈,所以他的面孔也無法看清。
聽到這話心里輕輕嘆息一聲。
“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凝聚了無數人的吶喊。
如果認為每個月能賺一萬塊是成功,那么便很有可能成功。
如果認為存款一個億是成功,倒也不是癡人說夢。
如果說進入富豪榜是成功,也不是沒有丁點機會。
但諸如此類膚淺的成功,在真正“成功人士”眼里,都是在可以接納范圍內的,如果再敢向上,那么勢必會被人當成豬羊,是要磨刀霍霍的。
最為鮮明的例子還是當下人人素質的互聯網大佬所占股份問題,其實細細推敲,再用心尋找十年前的新聞,會發現,當下所有耳熟能詳的創業大佬都曾鬧過股權危機,都險些失去了對自己創立企業的控制。
這就是資本掠奪!
進一步說就是“成功人士”的掠奪。
某一層面的成員是根深蒂固的,任何人無法動搖,這也是為什么當下華夏范圍內大家族只有三個的原因,因為在這三家的籠罩之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崛起,能在入了他們法眼之后,不被掠奪的崛起。
“我們王家在拿到股權之后,本想著把他們兩位徹底踢出董事會,找信任的人來操盤,之所以沒有,其中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他倆在當時是名人,還被全國客戶戲稱為‘爸爸’把他們趕出去影響太大,雖說可以用高壓態勢不管不顧,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二點原因是:根據股份制原則,他們擔任首席執行官需要董事會同意,而董事會已經在我們手里,也就沒必要橫生枝節,鎂光燈下需要人,也就讓他們拋頭露面…”
身后的男子恭敬道:“這么做是對的,名大不是好事…”
說話這人笑了:“重點不在他們二人身上,縱觀聊天工具的崛起,會發現除了我們王家的掠奪之外,股東名單里還有一個人:尚垠!”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曾調查過,線索只停留在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從國外來到華夏,以外籍華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的身份,也正是利用外籍華人的身份,賺取了意外之財,這是用這筆資金入股了聊天工具,再之后隨著聊天工具的崛起,他成立了尚氏國際…”
身后男子眼里出現一抹疑惑。
不懂說這些干什么。
能入得了王家法眼的,必定是一行一業的巨無霸企業,比如當下互聯網企業,市值都已經超過三萬億大關。
尚氏國際的規模夠大,可那都是股權價值,投資幾百家公司,加在一起的股權價值,攤子太大,不容易轉身,這種企業一倒就會原地趴下,很難站起來。
不符合王家的“掠奪”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