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翰林連聲說道:“就是如此,方才本官便是擔心這個。”
蘇鳳章像是不知道他真正擔心的事情,還點頭說道:“也是下官有失妥當,只想著這法子不錯便來找大人,卻沒想全其他的事情。”
簫翰林反倒是笑道:“法子確實是好法子,只是本官得琢磨琢磨怎么開口才是。”
蘇鳳章忽然說了句:“池大人對南方官員多有不喜,這法子若是院里北方人提出來的,明日便能實行,若是我們,只怕任重道遠,說不得就被壓下了。”
“只可惜下官位卑言輕,就算是遞了折子上去,恐怕也到不了圣上面前。”
簫翰林臉色微微動,蘇鳳章的折子不過池良俊那關的話,是到不了皇帝面前的,可是他不同,他是翰林院的侍讀,雖說不受重視,但偶爾還是能面圣的。
想到這里,簫翰林下意識的看了眼蘇鳳章,暗道這小子莫不是攛掇著自己越級上報,只是做這樣的事情對他有什么好處。
蘇鳳章卻像是沒看到他的臉色,繼續說道:“其實這幾個月下官幫忙修撰史書,除了搗鼓出這個整理藏書的法子,還有些其他想法。”
簫翰林眉頭微微動,雖說只相處了幾個月,但他也充分的認識到蘇鳳章的腦子很靈活這件事,池良俊故意為難他的事情,從來沒見他被難住的。
“你說說看?”
蘇鳳章低聲說了起來,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卻讓簫翰林臉色大變。
等蘇鳳章說完,簫翰林臉色變幻莫測,看著蘇鳳章的眼神也截然不同了:“好大的膽子,你可知道萬圣上不答應的話,這事兒會成為壇的笑話。”
蘇鳳章卻說道:“簫大人,圣上的脾性你知我知,您說他會不會同意此事?”
簫翰林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蘇鳳章緊接著說道:“其實這些年來翰林院修書不斷,卻沒有修出個所以然來,就是因為沒有個確切的方向,零零散散的能有什么成績。”
“此時若是有人能站出來統領此事,但凡有二成果,陛下定然刮目相看。”
簫翰林擰眉問道:“可是如你所說的興師動眾的話,萬不成豈不是……”
“旦開始,豈會不成?”蘇鳳章笑著說道,“就像簫大人所說的,此事旦開始必定興師動眾,參與的人不計其數,甚至能把朝堂上位高權重者囊括其,這般來,到時候只怕我們放棄了,他們也不會放手,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眼看簫翰林的眼睛越來越亮,蘇鳳章便知道他已經心動了,落下最后句話:“到時候第個提出此事之人,定能青史留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