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這是禮部尚書砸奏折的聲音,這位老大人向來是一副不疾不徐,事情逼到面前來還是笑呵呵的模樣,能把他逼得發怒實在是少見。
這會兒,禮部尚書卻一副怒發沖冠的架勢,指著蘇鳳章怒罵道:“蘇子卿,你這是要干什么,科舉入仕乃是我大周立國之本,你這是要動搖我大周國本!”
蘇鳳章伸手推開快要戳到他臉上的手指,臉上還帶著笑容,開口安撫道:“李大人不必著急,先聽蘇某好好解釋如何?”
禮部尚書冷哼道:“我倒是要聽聽你如何解釋,在老夫面前,你休想妖言惑眾。”
大朝會上,其余的文官也是議論紛紛,相比起來武將反倒是不以為意,畢竟科舉有所變化的話,第一時間侵害的便是文人的利益。
蘇鳳章朗聲問道:“李大人,千年之前,這世間可有科舉?”
禮部尚書臉色一冷,喝道:“千年之前自然沒有,可如今有了,正是陛下選賢任能的好辦法,連□□皇帝都夸贊,科舉乃是國家興衰之根本。”
蘇鳳章卻說道:“大人,您這話卻錯了,國家興衰的根本不在于科舉,而在于人才的多寡,取決于是由誰來治理這個國家。”
禮部尚書冷笑道:“科舉便是選舉賢才的最好辦法。”
蘇鳳章對此十分贊同:“大人說的是,從古至今,科舉一路確實是為無數賢能提供了為國效力的好路子,若非如此的話,也無今時今日的大周。”
“蘇大人你知道就好,怎么還敢提出科舉改制?”禮部尚書瞪著他。
蘇鳳章卻繼續說道:“百年之前,科舉制度產生的原意確實是好的,但是隨著一年一年,一朝一代的發展,這制度出現的太久了,以至于進入了衰弱期。”
禮部尚書正要發怒,就聽見蘇鳳章繼續說道:“大人不必生氣,聽我說完。”
“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蘇鳳章說道,“科舉一制出現的時間太久了,這些年來雖有改動,卻多有固化。”
“就如八股制,蘇某也知道一開始提出八股一制的人,目的在于規范科舉試文,通過這種規范化的方式,將舞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一開始或許是好的,可時間久了,卻朝著諸位大人都不希望的方向而走。”
“諸位大人都是科舉出生的讀書人,如今回頭去想想,如今的讀書人為了踏入仕途專供無用的時文,反倒是將其他的學問棄之不顧,一日日的下來,倒是真的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這有什么不好?”禮部尚書不服氣的問道。
蘇鳳章卻反問道:“這有什么好?”
“讀書人讀書人,他是為何讀書,難道只為了一朝高中,進入仕途,光宗耀祖嗎?”
在蘇鳳章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不少人心中都想著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