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不說郭東娘在外頭如何應付傅蓮菡,偏廳之中,傅令明手里持著文卷,先看了先生出的題限,復又看郭向北寫的文章,不過片刻功夫,就把原稿同改后的稿子全數過了一遍,拿紙筆來圈圈點點,也不用打腹稿,馬上將郭向北叫了過來,當著他的面,一一點出其中問題。
他先說郭向北破題,又說他立意,復又說行文,最后說作文手法,并非夸夸其談,而是有的放矢,給出的建議入木三分,果然把文章的要害問題點出了不少,若是按著其指點一一改好,重新作文,哪怕稱不上是什么絕妙文章,用來敷衍學中先生的功課,肯定也是盡夠了。
傅令明口若懸河,郭向北就諾諾連聲,最后道謝不停,很受觸動的樣子。
三兩篇文章點評完,已是過了小半個時辰,傅令明見好就收,今次本來只是放個餌出去,也不打算白白教授太多,趁著妹妹傅蓮菡與郭東娘前后進門,道“天色已晚,家中還有事,我就帶舍妹先行告辭了。”
又同郭向北道“你若有暇,兩家本來也離得近,自可上門來找我我家中兩個弟弟皆是馬上要下場的,與你年齡相仿,哪怕平日里時不時互通有無也好,我雖是非狀元之身,卻也多有經驗,多少能幫著看看文章。”
他言語之中句句都是自謙,卻又句句都是自夸,自謙時說自己不是狀元之“身”,卻不說自己不是狀元之才,顯然十分自信,說完之后,又看了一眼裴繼安。
裴繼安將手中的文章放在一旁,見邊上沈念禾也已經寫得七七八八,便也收了過來,疊在一處放好,順勢而起,道“嬸娘一人在家中等著,飯菜已是齊備,我與念禾也該走了。”
郭東娘本來有心要留沈念禾吃飯,最好要過夜,只是想著過不得多久郭安南要回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不太想長兄同沈、裴二人見面,也不好當著傅家兄妹強留另外兩個,口頭上勸了幾句,自送他們出去了。
傅家離得近,傅令明同妹妹很快回了府上,一進門,就問傅蓮菡道“你看這郭家家風如何”
傅蓮菡被當面反駁,早憋了一肚子火,好容易尋得機會,自然不肯放過,當即道“那郭東娘簡直不知所謂,十分不懂禮節”
她不好交代自己在其中對沈、郭兩個挑撥離間,也知道兄長不是那等一味偏頗家里人的,更不能直說在郭家究竟發生了什么,只好不住批評郭東娘行為粗鄙。
傅令明倒覺得還好,郭家雖然不是書香門第,畢竟也積年武將世家,做官許多代,底蘊還是有的,況且郭東娘性子爽直,只能說不如其余閨秀那般循規蹈矩,倒不至于粗鄙,便道“你看那郭向北如何三妹看不看得上的”
郭向北身高、相貌皆是尋常,接人待物也沒什么出彩之處,他白日間不但沒有圍著傅蓮菡轉,明顯還對沈念禾十分推崇,更何況同屋的還有一個裴繼安在,兩者相差甚遠,傅蓮菡又哪里會去關注這一個,只覺得其人聒噪得很,然而一想庶妹平日里也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的,性子也是唯唯諾諾,要是嫁去郭家,單論家世倒是還行。
本就是庶出,雖然郭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還有郭東娘這一個不討喜歡的小姑子,不過同自己也沒什么關系,又因想到兩家結親,對長兄很有好處,傅蓮菡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反對,道“看不出什么,不過方才我見大哥給他指點文章,他看著很是敬服,想來過不得兩天就要上門來請教,屆時再看看便是。”
傅令明也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