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聽得嘴角直笑,道“你倒是心疼他,還想著怕他半夜回來沒有吃的”
沈念禾只做未聞,笑道“我去給嬸娘燒火”
鄭氏撇嘴道“你罷了,燒的火一時熱一時冷的,我可不是你三哥,等他回來你再給他燒去罷”
一面說,一面把沈念禾推到一邊去,又道“你不是說要做酒曲,才買了那許多蒼耳子回來,自去料理你那東西去,一會有了吃的,我再來喊你便是。”
沈念禾從善如流,去得外頭露天平地處鋪開一張油紙,又將那蒼耳子倒得出來,攤開在油紙上,任由這一味東西晾干透氣,又分別炮制了另外幾樣本身就有的財物。
她忙起來就忘了時辰,等到鄭氏過來催了好幾回,才去把晚飯吃了,果然這一回喝的老火粥,米粒顆顆都已經煮得綻開,粥水較稀,已是放了許久,吃著只有一絲熱氣,正合宜這大熱天,配著下了白醋同陳醋、茱萸等調味的涼拌雞絲,又有幾樣小菜,十分開胃。
鄭氏先還說要等裴繼安回來,只是白日走了一整天,疲憊得很,原還只想著躺一會瞇瞇眼睛,一上床,躺著躺著就睡著了,沈念禾則是多等了三兩個時辰,直到過了子時,仍舊不見人回來,實在受不住,也只好先去睡了,只留了個條子把今日事情簡單說了說,壓在裴繼安房中桌案上。
次日沈念禾睡到天光才醒,起來收拾妥當,一出得門,就見大堂大門開著,鄭氏已經坐在當中吃早食,桌上擺了五六樣東西,甜咸俱有,有拿油紙包的,有拿荷葉包的,有拿竹托盛的,一看就是從不同地方買回來的。
“你三哥好似早上回來換了衣裳,打了個轉又走了,又給咱們帶了些吃食回來。”鄭氏說著,把那竹托裝的千絲包子給沈念禾推了過來,“這東西他特地問了我好幾回,說是小時候偶然聽他娘說的,說是味道極好,做法也難,嫁去宣州還想了許多年,雖然不知為何心心念念的,想來必有出色之處,今日就給你買來了,且來試試,不要叫他白跑一回。”
沈念禾接過那千絲包子,卻原來一個只有荔枝大,樣子同名字一般,仿佛是拉得極細的一千絲纏揉而成,口感居然還能保持得很喧軟,不過味道并無什么出奇的,不過平平罷了。
不過林氏時時記得這千絲包子,也許是想這味道,也許卻只是想旁的東西,只裴繼安當時年少,單記得這樣吃食了。
沈念禾吃了兩個小包子,又和了一碗嫩豆腐花,堪堪吃好,外頭石家的人就來了。
來人乃是景氏的貼身嬤嬤,送了帖子過來,又帶了馬車,進門先同沈念禾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又道“夫人一心想邀姑娘來府里玩,本想自家上門來邀,只怕她畢竟是個長輩,自己來了,姑娘便是有事也不好推拒”
一面說,一面親自遞了帖子,又道“若是夫人同姑娘今日沒有什么旁的事情要辦,不如一同來石府做客罷正巧得了只好羊,那肉嫩得很”
鄭氏聰明得很,哪里不知道這一回邀請自己不過順帶,其實最要緊是想見沈念禾,只她十分不放心叫這個小的單獨去,又不好不去,便幫著沈念禾笑著答道“今日倒沒什么要緊的,我也同你去逛一圈。”
沈念禾一早就知道最近石家會使人過來下帖子,卻不知道對方的動作能有這么快,想了想,便沒有拒絕,略作收拾,同鄭氏一同坐上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馬車上。
此時已是正午,雖然馬車有頂蓋,畢竟熱得厲害,沈念禾本來還歪在車上不愿動彈,后頭實在只覺得車廂里悶熱極了,忍不住坐直身體,伸手把那車窗簾子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