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到此處,見得邊上的景氏,又對她道“人既是來了,卻要勞煩你多費些心思,我見后頭竹賢摟很不錯,也是時常收拾的,略整一整就能住進去,叫人量了尺寸,把四季衣裳同首飾做做,眼下天時雖熱,左近卻有些消暑納涼的地方,趁著有空,不妨帶念禾一同出去走走,也好散散心。”
再同女兒道“瑤璧也一同去,有個說話的作伴,熱鬧許多。”
最后看了看景氏,又看了看廳中侍立的從人,卻不同她們交代,而是轉頭吩咐自己管用的管事,道“一會細細問一問沈姑娘忌口,定要小心照料了,若是有什么慢待,卻不消我自家來管”
那管事忙應諾。
石啟賢三言兩語之間,已是把沈念禾住所、出行、飲食全數布置妥當,乃至于鄭氏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說完這一通,也不等沈念禾拒絕,已是復又站起身來,歉聲道“我那衙門里頭還有事,卻不好回來太久,等明日再來說話。”
語畢,又同景氏交代了兩句,這便匆匆走了。
他從回來到走,統共不過是盞茶功夫,管的全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莫說景氏就在堂中坐著,便是隨意一個管事都能料理得了,哪里用得著一朝參政忽然中途從衙署中跑得回來,光是路途都要白費不知多少功夫了。
不過有了石啟賢回來的這一趟,便是鄭氏也明顯感覺到廳中各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變了,便是原本就沒什么毛病的仆從,再端茶送水時,連一絲聲響都不敢弄出來了。
景氏等到石啟賢走了,轉而同沈念禾笑道“實在不是我,你此刻看到了,便是你石伯伯也不肯讓你在外頭住。”
又與鄭氏道“夫人也一起住進來罷,京城有別他處,尋個合宜的落腳之地實在不容易,卻不曉得你那侄兒而今幾歲幾何,又在哪里做官咱們府上雖然地方不大,房舍卻是足得很,不如一同來此處住下,有什么事情也好照應。”
她在此處勸了半晌,先勸沈念禾,見勸不動了,又去勸鄭氏。
鄭氏若無那幾分清傲之質,又如和能與裴七郎兩廂鐘情,若出自本心,自然是不肯寄人籬下的,看著沈念禾不肯,更不可能答應了。到得最后,沈念禾趁著天色不早,便同鄭氏一起堅辭了,要自回潘樓街。
景氏攔阻許久,實在攔不住,只好親自送出廳去,又叫女兒送去二門。
眾人一走,她面上的表情就收了起來,變得有些難看,整個人慢慢坐回交椅上,甚至等不及回房掩門,已是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旁人或許不知道,她長于馮家,又哪里會不清楚。
老相公馮蕉何時不喝點茶了不喝點茶,只喝熟竹水的,從來只有他那獨生女兒馮蕓。
馮蕓愛喝熟竹水,尤其偏愛紫竹葉煮出來的,馮氏夫婦為了女兒,特地從潭州移栽了幾株在她院子里,除卻看著清幽,也能拿來煮水喝。
石府里就有幾叢紫竹,乃是石啟賢前些年特地花了大力氣從南邊運來的,單獨栽在竹賢摟里,那樓中藏有許多書,后頭院子也大,本是做書房用的,后來被改做了客房,雖然從未有人住進去過,只因石啟賢交代過,從來都打點得十分漂亮,今日被他重新點了出來,景氏這才曉得把從前事情一一翻撿出來,在腦子里品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