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蕓到家沒幾天,公社里就有好消息傳來,今年夏天參加高考的那些學生,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到了,其中就她弟弟何曉軍。
何曉蕓前兩日剛回了趟家,問過何曉軍考得怎么樣,他只說還行。
因為成績沒出來,她也不敢多問,怕傷到少年人脆弱的小心靈。
沒想到那小子竟然能收到來自首都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不是頂尖的幾所學府,卻也很不錯了。
家里出了兩個大學生,還全是首都的學校,何曉蕓他們家在整個公社都有了名氣,他們爸媽何大志跟李月桂,儼然成了清水河炙手可熱的人物,不管走到哪,都有人跟他們取經,討教教養孩子的方法。
兩人活到四五十歲,何曾出過這樣的風頭,頗有些吃不消,竟躲在家里不怎么敢出門了。
不過,這樣大的喜事,確實該慶祝一番,正好趁著何曉蕓跟魏建偉在家,李月桂就叫何曉軍跑腿傳話,讓她們一家三口第二天回去吃飯。
隔天起床收拾完,何曉蕓便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
巧的是,剛走到家門口,她大姐何曉芬一家也到了。
不大的院子一下顯得擁擠起來,幾個小孩湊到一塊,更是嘰嘰喳喳吵鬧得很。
何曉芬滿臉笑容,啪啪拍著何曉軍的手臂“什么時候你小子也這樣沉得住氣了,這么大的事,先前一點口風也不漏,怎么沒把你憋壞”
“姐,你輕點。”何曉軍在她的鐵砂掌下艱難閃躲。
但何曉芬揍他,那是從小揍到大,揍出手藝來了的,他怎么躲也沒躲開,索性領著幾個小外甥,呼啦一下竄出門去,“我帶小航他們出去玩”
“別跑遠,一會就吃飯了,也別到河邊去”李月桂在后頭大聲交代。
“臭小子,我的話還沒問完呢。”何曉芬哼聲。
特地把女兒女婿兩家人都喊回來,李月桂今天準備做頓好的,除了過年留下的臘肉,還買了魚和豆腐,又宰了家里一只不下蛋的雞。
她與女兒們在家忙活,何大志則跟兩個女婿到后頭竹林里挖竹筍去了。
邊干活,李月桂邊打聽首都那邊的狀況,知道何曉軍的學校離何曉蕓不遠,她明顯放心許多。
何曉芬撇了下嘴,“媽,你就別瞎操心了,他一個大小伙兒,又不是小姑娘,出門還怕被人欺負”
“你還說呢,”李月桂手上干活,抽空瞥她一眼,“剛剛是誰打他的真是有出息,孩子都那么大了,回家來竟然還打弟弟,也不怕被小孩看笑話。”
“我的娘喲,我那不是跟他玩嘛”何曉芬喊冤。
李月桂嗆她“老都老了還玩我聽著替你臉紅。”
“誰老了我還嫩著呢。”
“聽聽這話,沒臉沒皮的,快三十歲的人了。”
何曉芬翻翻白眼,“三十歲怎么了三十歲也是一朵花兒。”
李月桂搖搖頭,一副嫌棄的模樣,起來到廚房燒水去了。
何曉芬仍在嘟嘟喃喃“曉蕓你看媽,就知道心疼她小兒子,我不就拍了幾下么,又沒真把他打疼,那小子皮糙肉厚的”
何曉蕓只管笑,并不說話。
她念叨了一會兒,忽然道“等開學后,你跟建偉商量商量,看他什么時候方便,去接你下課的時候,順道也去曉軍學校轉一轉。我聽說城市里有些人會排斥外地人,小弟傻憨憨的,別真給人欺負了。讓建偉露露臉,好叫他同學知道,咱也是城里有人的。”
剛剛還抱怨家里偏疼何曉軍,一轉眼自己又替他操心起來,何曉蕓聽得好笑,“行,姐放心吧,我好歹也是曉軍二姐,肯定會照看好他的。”又問她“最近家里怎么樣”
知道她問的是自己婆家,何曉芬道“老樣子,沒什么新鮮事。”
她頓了頓,臉上帶出一點得意的表情,壓低聲音說“不過啊,自從知道你和小弟雙雙考上大學,吃上公家飯,我婆婆連跟我說話的嗓門都小了不少。你們兩個以后可是大姐我的靠山了。我直接放話,不生兒子了,就把兩個女兒好好養大,要是成績可以,也叫她們倆上大學。他們家想要孫子,讓張金盛重新找個老婆去。”
何曉蕓聽著,又有點欣慰,又有點心疼,“好在姐夫一直是體貼你的。”
何曉芬輕輕哼一聲,嘴角卻往上提了提“他要是不跟我站一邊,早不和他過了。”
曉得她一向嘴硬,何曉蕓笑了笑,也不戳破。
不多時,去挖筍的幾人回來了,在竹林里踩得滿鞋底都是泥,何曉蕓打了水,讓他們在院子水溝旁洗干凈手腳才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