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想起之前平妃康熙二十三年剛剛入宮時候,他總聽身邊伺候的姑姑說小姨是個才女,清高自持不屑世俗的那種,可現在看來,再好的才女在紫禁城里待久了也會出問題。
太子“嗯”了一聲,轉身告退離開。
既是準備要去讀書,殷陶不能老住在寧壽宮中,準備搬去阿哥所。
殷陶沒有得力的額娘,寧壽宮的太后和蘇麻喇姑又都不是喜歡把手伸太長的人,難免分配宿舍的時候被輕視一些。
不過說起來,這一波送出去或者說即將送出去的阿哥有四個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十一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有親額娘替他們打算,底下人也樂得巴結,自然什么東西都撿好的來。
凡是都是有兩面的,有好就有壞,阿哥所的院子也是有好有壞,總不能所有人都占了好的來,等四爺等人出宮建府后,空出來屋子再挪動也不遲。
殷陶表示很淡定。
即將入住之前,殷陶特意提前去看了看屋子,那院子并沒有想象中的大,書房在前,居所在后,家具都擺得差不多了,一應屏風桌案具齊。
東西都是內務府給的,幾位阿哥都一樣,不過聽說宜妃又著人送了好些物件給隔壁十一阿哥的屋子,這些自然是他和十三沒有的。
內務府給殷陶另挑了一套人馬,為首的小太監姓蕭,單名一個玉字,十三四歲的年紀,看起來倒是不錯,沉穩當中透著機靈。
經過十一阿哥的院子時,見人來人往的搬著東西,很多都是他所沒有的,也不知道是內務府格外孝敬的還是宜妃派人特地送過來的。
殷陶腳步慢了幾分,蕭玉遲疑了一下,對著殷陶問道“阿哥可是想進去看看”
殷陶笑了笑,搖頭。
就算十一阿哥院子比他好也沒關系,他都多大的人了,不需要跟小阿哥爭這個,夠住就行。
入學這日是個大晴天,除了殷陶外,一起去上學的還有十一和十三。
三人在去往教室的途中相遇,相互打過招呼后便一起同行。
殷陶在寧壽宮之時就曾聽說十一身體并不大好,時常從太醫院拿了丸藥去吃,今日一見果然有些不足之癥。而十三則衣著整齊,身姿筆挺,握著小拳頭大步走著,看起來十分精神。
三個小的還在啟蒙階段,有先生的單獨授課,和八爺、九爺、十爺一個教室,卻跟太子四爺等人并不在一起。
八爺坐在那里用功沉穩,九爺有些咋咋呼呼,但面對著先生也還算老實;十爺似乎沒有睡好,耷拉著腦袋,一副沒精神的樣子。
相處幾天下來,殷陶和一眾兄長們都有所接觸。
五阿哥對殷陶倒是十分關照,畢竟兩人都是寧壽宮里面出來的,五阿哥總覺得和這個兄弟有些不一樣的情誼在里面。
十阿哥算是幾個阿哥當中和十二最相熟的,覺得兩人很有緣分,幾次談話也投機,十阿哥總覺得這十二弟是真心把他當大哥待的,所以對他也很是不錯。
殷陶的額娘而今住在鐘粹宮當中,雖說是被太后撫養的,但畢竟有這么一層關系在,三阿哥覺得這個孩子是自己母妃宮里頭的弟弟,就跟八弟之于大阿哥一樣,所以也對殷陶不賴。
相比之下,十一阿哥便別扭起來,他自己是翊坤宮宜妃的兒子,卻被一個包衣出身貴人的兒子搶了風頭,心里頭有些老大的不舒坦。
他有兩個嫡親的哥哥,五哥早早被送了太后那里撫養,跟翊坤宮并沒有多么親近,而九哥只知道跟著八哥后面,從不多管這些事情,只是一心貼著他八哥,早把他這親兄弟忘在腦后。
十一阿哥并沒有要求哥哥們對他多好,但起碼應該比對十二和十三更好一些。
可一眾阿哥們最大也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心思并沒有成年人那么重,聚在一塊兒玩鬧起來顧不上很多,不過是看著誰順眼多說上兩句話罷了。哪里管得上誰的親額娘是一宮主位,誰的親額娘又是包衣庶妃
得不到想要的重視,十一阿哥過得很有些委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