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殷陶沒記錯的話,五爺是跟八爺等人是同一年成婚開府的,康熙這幾年忙得團團轉,對五爺也不甚放在眼里,能想起來給幾個皇子一并成親開府,估計還是借了八爺的光。
五爺不夠爭氣是事實,皇上不重視這個兒子也是事實。
雖然宜妃心里對太后有些怨氣,但是五爺卻并沒有。
五爺是個很博愛的人,不管是對太后、宜妃還是兄弟姐妹都十分有愛,為人重情義,樂善好施,平常和殷陶關系也不錯。
宜妃在和太后說著話,明里暗里希望太后可以在皇上面前給五爺提一提成親的事情。
兩位長輩在側殿聊天,五爺就在隔間跟殷陶聊上了。
殷陶倒是沒看出來,五哥是個如此健談的性子,平日時候兩人交集不多,可能是五爺在康熙面前經常性的沉默太過深入人心,搞得殷陶還以為五爺是個悶葫蘆。
“之前在塞上時候,老大仗著在軍中待過一段時日,總想在皇阿瑪面求表現,不顧旁人死活,跟他一起伴駕,當真是累得慌。”
不管是趕路還是巡獵,老大都喜歡急匆匆地敢在前面,只可惜了他們這些兄弟,即便跟不上去也要強行提著一口氣攆著,總不好被落得太遠人都看不見。
五爺對大哥不滿已久,說起話來也十分不客氣。
“他閑來無事跟三哥老八別別苗頭也就是了,可偏生還心比天高地要跟太子過不去,在皇阿瑪面前爭表現。那日在場上時候,皇阿瑪在一旁看著,老大提出來要跟太子比試。”
五爺說到這里,見殷陶沒有一點表示,不由停下話頭看了他一眼。
說相聲的還要捧哏呢,何況是五皇子講八卦講到興頭上,殷陶識趣道“然后呢”
五爺喝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道“太子弓馬都是最好的師傅教出來的,雖然平常極少與人過招,可一旦過招起來輕易是不吃虧的。老大還是輕敵了,上來就用對付弱雞的法子對付太子,結果被太子一個借力打力。”
五爺比了一個自以為帥氣的動作“就這么撲哧一下,大哥就摔了個大馬趴”
說到這里,五爺樂得不行,自顧自在一旁笑得嘎嘎嘎。
五爺的笑點實在有些低啊,這點兒小事就能樂這么久也挺難得的。
殷陶作為幼弟,自然不好順著五爺的話編排大哥和太子,只得順著五爺的話表態:這真是太讓人意外了。
五爺估計挺閑的,又遇上殷陶這么一個不反駁不質疑的非杠精聆聽者,況且這個聆聽者還同他極為對頭,說話雖然不多但是恰到好處,不急不躁又配合,是他最喜歡的聊天類型,故而越說越多。
五爺覺得自己和殷陶很是投緣,說完塞上之事又講了不少他所知道的三爺和四爺后院的私事,直到臨走時候還對著殷陶戀戀不舍。
過了年后,康熙便帶著人馬去了塞外,這年頭小孩子容易夭折,沒有種過痘的孩子不敢輕易帶出門去,康熙這次出門帶上了大皇子、太子以及從三、四、五、七、八幾位阿哥,并沒有他們這些小皇子的事情。
康熙離京后,仍有消息不斷傳回到京里。
聽說這次塞上巡獵,八阿哥弓馬嫻熟,身姿矯健,在康熙和蒙古部族面前大出風頭,并不遜色于大阿哥和三阿哥。
這并不是八阿哥第一次出風頭,殷陶聽聞,八阿哥六歲剛進上書房時候就出過風頭,一舉蓋過眾人,得了康熙青眼,直到現在還有人拿出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