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不再管十一說什么,而是解下令牌交給鐘原“去請方太醫來。”
十一努力撐了一下,似乎要起身阻止“不可,十二弟”
殷陶道“不過請個太醫而已,我從來不忌諱這些,皇阿瑪若是問起來,只說是我硬要請來的便是,一切同十一哥無關。”
宴席過了一大半,康熙準備離席回乾清宮歇息之時,才注意到老五、十一和十二都早早離席。
康熙有些摸不著頭腦,叫來太子一問,才知道似乎是十一身體出了事情,十二覺察出不對便叫著老五一并過去了。
十一的身體也是在康熙這里掛上號了的,康熙深知十一的脾性,知道他是個輕易不會在大宴上提前退席的主兒,想來身子的確很是不適。
康熙決定過去阿哥所看看。
經過一番施針搶救后,十一臉色終于有了好轉,在床上也睡得安穩了些。
方太醫嘆了口氣“十一阿哥此次也是兇險,幸而救治及時,再晚上半日怕是性命堪憂。”
太醫們總喜歡把病情往夸大了說,以顯示自己醫術精到。
五爺顯然深諳此道,對著方太醫不信道“太醫這話可是真的”
方太醫十分虔誠地點了點頭“這次是真的。”
五爺
方太醫低頭繼續寫藥方,五爺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殷陶身上。
“十二弟,這次的事情還是多謝你了”
五爺話音未落,康熙便走了進來,眾人都先停了手上活計,對著康熙行禮問安。
康熙叫了起,將目光鎖定在了殷陶身上“怎么回事十一可好些了”
殷陶還記得當初對十一的承諾,開口應答道“十一哥在宴席之上就覺得不大舒坦,告了假先回來。我看他臉色不好,又想起他素來好性兒,最怕麻煩旁人,我便自作主張請了方太醫過來。方太醫已經給十一哥施過針,也開了藥方。方太醫說十一哥并無大礙,想來用完藥便能大好了,皇阿瑪不必憂心。”
康熙又把目光轉向了方太醫,方太醫道十一阿哥此次病癥來得急了些,主要還是因著近段時日功課太多時常熬夜,心力交瘁導致,雖然看著兇險,此時已經穩住了,想來是無礙的。
康熙對于醫理也是有研究的,他聽說十一需要施針就知道問題不小,再拿過方太醫的藥方看了看,里面幾味藥方都填足了量,再看方太醫一副劫后余生的表情,就知道十一這病不簡單。
康熙了解這個兒子,知道他不請太醫并非是怕麻煩別人,而是心思太過細膩,考慮太多,更多的怕是在這個日子請了太醫惹得自己不快。
也幸好十二執意要把太醫請了過來,否則十一明天還不知是怎么個境況。
十一很聰明,書讀得好,但卻偏偏缺了十二這份懂變更的靈性。
在他眼中,自然還是孩子的性命勝過萬千,不管什么時候請了太醫都不打緊,宮中雖然有些忌諱這個,但在他這里都能包容理解。
小十二可真是個敦厚之人,不光執意給十一阿哥請來了太醫,還愿意幫著十一把事情扛下來。
記得當初他承襲皇位之時,也是如十二一般,想著善待幾個兄弟,遇事也同十二一般,當即決斷,行事果敢。
說起來,這十二倒是頗有他年輕時候的風范。
康熙看著這個兒子越發的順眼起來,他對著殷陶溫和地笑了笑,道“你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罷。前兒迪化進了不少東西過來,里頭有一對羊脂帶翠雙獸佩不錯,朕看著倒是跟你身上這套衣裳很是相配。梁九功,去開庫房取了那玉佩給十二阿哥送去。”
看著康熙贊許的眼神,殷陶就知道他的確聰明,大抵已經將事情猜了個大概。
如此說來,康熙必當不會因著他們宣召太醫而心中忌諱不快。
不得不說,康熙作為千古一帝,還是個極為通透明理之人。
殷陶也誠心對著康熙道謝“兒臣謝皇阿瑪恩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