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傳言種種都指向了一個推論,八爺很是敬重這個福晉。
用的詞語是敬重而不是寵愛,可見八爺對這個妻子的確不錯。
很快,殷陶就在去太后那里請安時候,見到了這位住在紫禁城熱搜榜上的八嫂。
八福晉雖然生得嬌小,但氣勢卻足,說話起來妙語連珠,逗得太后前仰后合,殷陶和蘇麻喇姑坐在旁邊都根本插不上話,可見還是個有兩把刷子的。
殷陶幾次想接太后的話都被八福晉截了過去。蘇麻喇姑的眼神閃了閃,給了殷陶一個示意。
殷陶站起身來同太后告退,把舞臺留給八福晉。
八福晉只顧著自己在太后面前表現,絲毫沒有注意到殷陶告退離開時,太后臉上不虞的神情。
寧壽宮小花園里太后最愛的那片海棠開花了,大朵大朵連成一片的綠樹紅枝,給原本春季盎然的花園更添了幾分喜氣和生機。
蘇麻喇姑雖然年事已高,但身子骨依然硬朗,走路并不要人扶。殷陶陪她逛了一趟小花園后,才送她回了自己的寢殿。
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如今很得康熙賞識,也跟太子等人交好,蘇麻喇姑心里高興,對著殷陶和藹道“四阿哥這孩子很是不錯,有才干,也務實。太子很有長兄風范,一向對你是好,五阿哥重情義,想來也不會虧了你去,你只管同他們交好,只要不涉朝政便沒有關系。”
幾個兄長都已出宮建府,也有了爵位在身上,康熙必當會挑幾個用得順手的出來參預朝政,想來京中格局又會有新的改變。
殷陶知道蘇麻喇姑這是不放心自己,想要多囑咐幾句,便笑著應了下來“姑姑不必擔心,我都知道。”
“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好孩子。”蘇麻喇姑也沖著殷陶笑了笑,繼續道“皇上是個英明的君主,在他面前不要耍太多的心思,有什么說什么便好。他八歲就登基,而今在位將近四十載,什么樣的人心沒見過那些陽奉陰違的小把戲,在他面前都不夠看,你們是怎樣的孩子,皇阿瑪心里明鏡兒似的呢。”
殷陶點頭,這個他信,他也并非投機取巧之人,也一直以一顆赤誠之心對待皇阿瑪和兄弟們,并不喜歡在人前人后玩弄那些把戲,只想在宮中安穩度日即可。
離開寧壽宮后,殷陶照例去到萬琉哈氏宮中請安,卻被倚翠留在房間外等了一會兒,進門后見到了一個高大的玄青色身影。
這還是殷陶第一次在額娘宮中遇見康熙。他小小地吃驚了一下,旋即恢復了正常,給兩位長輩依禮請了安后站在一旁。
康熙近來十分喜歡這個兒子,一見到他心情便好了起來。
康熙對著殷陶招了招手,笑道“昨兒朕還聽太子說過,你的棋下得不錯。過來,同朕手談一局如何”
殷陶自然道好,只是萬琉哈氏聽這話后犯了難,因為她只是一個包衣宮女出身的小小貴人,宮中連個像樣的棋盤都沒有
倚翠咬了咬牙,去前頭榮妃那里借了金鑲玉棋盤的圍棋,在榮妃的冷眼和榮妃身邊王姑姑的冷語當中將棋盤拿了過來。
殷陶上輩子的父親是a大歷史系教授,是而殷陶家中很有古典文化氣息,軟筆書法圍棋什么的也都曾涉獵一二,殷陶初中時候還曾代表自己學校參加過市里的圍棋比賽,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殷陶對于圍棋還是喜歡的,穿越后也沒有落下,閑來無事之間也喜歡跟先生和兄弟們手談幾局。
面對著千古一帝康熙的邀請,殷陶自然從善如流地選擇了對弈。
殷陶喜歡下棋時的黑白廝殺,喜歡操縱棋盤的感覺,明明只是一個人對著棋盤落子,卻像是指揮一支軍隊一般。尤其是在這處處都要守規矩的紫禁城中,能得這般廝殺一局,更是酣暢淋漓。
很快,康熙也從與小兒子的對弈當中得到了滿足,他從來沒有這么痛快地跟任何人下過棋。
從前康熙跟旁人下棋之時,不管是大臣還是宗親,對方想的東西都太多太雜,有人想著如何不著痕跡地輸,有人想著如何叫他全盤吊打的贏,卻從來沒有人像殷陶這般專注棋局,這般心無雜念地純粹下棋,叫他如此敞快、不顧輸贏卻又意猶未盡。
一局,兩局,三局
眼看著日頭偏西,梁九功想起那些等在南書房的大臣,這會子提醒是錯,不提醒更是錯,梁九功最終下定決心,硬著頭皮對康熙提醒道“萬歲,佟大人和于大人他們都在南書房等您呢,您看”
“現在幾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