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年事已高,太醫原本是不建議出遠門的。但蘇姑姑近幾年身子骨不比之前,盛京又是她充滿記憶和最為懷念的地方,有很長的一段歲月她和太皇太后就是在那里一起度過。
是而蘇麻喇姑這次是想跟著太后去盛京的,就怕自己一個萬一人就沒了,不想在人生中再留遺憾。
康熙到時還要去塞外會見蒙古各部落的首領,蘇姑姑和太后大抵就直接住在盛京的行宮當中了。
蘇麻喇姑作為太皇太后身邊的大宮女,康熙的滿語和蒙語的啟蒙老師,身份自然是不一般的。
但即便如此,蘇麻喇姑的身份仍然還是宮人,不是宗親也不是嬪妃,康熙雖然在寧壽宮時口頭上說過,讓姑姑這一路上不必拘束,住行都要舒坦一些,但不過是只有這么一句話,作為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康熙自然不可能再去查驗什么。
這次跟著康熙出行的人也實在是多,光嬪位以上的宮妃就有好幾個,內務府很難注意到蘇麻喇姑這個人,也有很大概率不會把她的事放在心上。
為了鍛煉幾個皇子的辦事能力,這次出門的事宜由四爺、五爺和八爺統籌負責。
蘇麻喇姑能指望得上的只有殷陶一人,殷陶便想著找個哥哥出面幫忙盯一下此事,也能比較的名正言順。
五爺雖然同他交好,但在辦事上還是欠了點兒,殷陶倒是不擔心他辦不好此事,他擔心的是五爺把這事辦得太好,給蘇麻喇姑馬車帳篷整的規格太高反而不妙。
八爺為人圓滑,能力也有,也是個“樂于助人”的兄長,若是殷陶托他來辦此事,想來應該能夠辦的漂亮。
但是殷陶不想欠八爺的人情,日后若是八爺真叫他還起人情來,他自問做不到十爺那般盡心盡力為八爺做事,他怕自己還不起這份人情。
如此說來,剩下的便只有四爺了。
介于雍正皇帝威名在外,殷陶開始時候對著這位四哥還蠻是誠惶誠恐的,但就這些年同四爺接觸下來,殷陶覺得四哥是個很好的人,跟他交往起來叫人很舒服,殷陶也樂意和他親近。
想來這種小事,四哥是不會推辭拒絕的。
殷陶便差人出宮去給四爺送了封信。
四貝勒府內,四爺拆開蘇培盛呈上的信箋,讀過之后臉上便露出十分舒心的笑容。
四福晉烏拉那拉氏在一旁也笑道“眼看著萬歲啟程在即,貝勒爺這幾日一直都忙得緊,倒是許久沒見您這么笑過了,莫不是有什么好事不成”
四爺擺了擺手,道“沒什么,不過是十二弟托我一點私事而已。”
十二弟是個很不愿意麻煩別人的人,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無攀高爭寵的心態,輕易也是不肯請人幫忙的。
可如今,十二弟為了蘇姑姑出行一事,專程給他來了信,請他幫忙盯一盯內務府,務必叫蘇姑姑出行時候能夠舒坦一些。
十二沒有去求老五,也沒有去求老八,而是求了自己幫忙,這正是說明了十二跟十三一樣,也把他當了自己親哥一般對待。
四爺心里頭高興起來。
這是十二第一次求他辦事,他一定要把這事辦好,不叫十二弟有了“所托非人”的想法,再被老十等人拉去了老八和直郡王的陣營。
四福晉突然想起,就在不久之前,十四弟也曾托四爺辦過事,四爺雖然幫著十四把事情辦成了,回來卻對著她罵了十四許久。
而這次十二弟托四爺辦事,四爺卻能如此心情愉悅。
果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四福晉如是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