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哥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不知一向嚴肅的四哥見了這份禮物會是怎樣的神情,十三突然有些好奇起來。
殷陶記得歷史上四爺是忠實的種地愛好者、換裝愛好者,他有種強烈的預感,四爺應該會喜歡這雙木屐的。
與十三的感覺不同,七爺見慣了宮里人拐彎抹角陰陽怪氣,越發覺得十二弟這有什么就說什么的性子實在是率真可愛,想起方才十二看向自己滿滿的贊許神情,七爺感覺心里都暖了幾分。
宮里很少見到這么單純而討喜的人了,怪不得太子、三哥、四哥等人都愿意跟十二交好呢。
跟七爺等人分別后,九爺和十爺便順勢進了那家太白樓內。
酒店掌柜已將雅間給兩位爺準備好,九爺拉著十爺在二樓視野最好的一間房中坐了下來。
昨日收到八爺來信,說是想請九爺和十爺幫忙,將康熙在盛京召見的官員名單暗中抄錄一份,秘密寄回京中。
十爺有些搞不懂八爺的腦回路。
“八哥要這份名單做什么他人在京城,又沒有跟著皇阿瑪出來,就算拿到了也不能同這些大人攀談交往,能有什么用呢”
九爺也不是很清楚“想來八哥自有用處罷。都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八哥興許能從皇阿瑪見的地方官員當中看出門道也未可知。”
比如康熙的執政傾向,重文還是重武再比如康熙會重用哪些派系,更看好哪些家族
就算是看不出什么門道,知道康熙更看好哪些官員,在日后打交道的過程當中,能結交的就做多結交,結交不了的也要客客氣氣,總不能結仇。
不得不說,這就是八哥的能耐,能從一些細枝末節當中推斷出康熙的喜好,更全方位地了解于他,做事也能更好地打在康熙的點子上。
九爺最佩服的就是八哥這點兒。
別看八哥出身不好,母家幾乎不能給他任何支持,但八哥就是有種不服氣的沖勁兒,拼了命的努力向上,叫人佩服。
八哥有這份心性在,將來定然不會過得太差,八哥人好,將來有八哥的一口肉吃就會有他和老十的一口湯喝,這也是為什么九爺執意認定了八爺的緣故。
在外頭城里逛了大半日的功夫,殷陶回房之時便有些乏了。他和十三原本是步行出門的,后來因著買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又叫蕭玉弄了輛車子拉了回來。
日常凌晨三點鐘起床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殷陶今兒又沒歇午覺,一到了晚間六七點鐘就開始犯困。
殷陶原想著速戰速決用膳洗澡早早歇息,卻不想他沐浴過后正要準備就寢之際,又有訪客到來。
聽蕭玉說七爺來訪,殷陶覺得奇怪,他和七爺剛剛分別了沒多久,這么七哥這會子又過來了他這邊
好奇歸好奇,禮數不能廢,殷陶依然還是起身將七爺迎了進來。
晚間三月里的天氣依然寒冷,尤其盛京的氣候不比京城,七爺縱然是穿了大氅過來,也掩不住滿身寒氣。
七爺是過來送書的,他給殷陶帶了兩本自己閑來無事寫的游記,又帶了十卷當地一位文學大儒寫的人文地理分析著作,上面滿滿都是他自己寫的心得和批注。
殷陶也是愛讀書之人,來到古代后尤其喜歡看這些記載著歷史、人物、傳說等內容的地理書籍。
這幾本書應該是七爺的寶貝,七爺愿意借給自己,殷陶覺得蠻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