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繼續埋頭拆禮物,一個獨立包裝的彩錦如意六角盒映入眼簾。
殷陶打開盒子一看,里面是個制作描畫極是精良的不倒翁。
不倒翁自然是哪里都不倒向了,不論太子還是直郡王。
托合齊也是用隱晦的方法對他表達了自己的傾向。
殷陶笑起來,這個舅舅,到底心里頭也是有點東西的。
到了七月中旬,江浙一帶又遇了颶風,海潮決堤后沖垮了多出民宅和土地,幾近兩千余丈。
康熙為了這事連著熬了兩天晚上的夜,清溪書屋里一直都燈火通明。
就在前幾日,直隸巡撫于成龍上了折子,說是渾河河堤修浚完成,康熙還來不及高興幾日,便又接到了江浙巡撫遞來的這個消息。
康熙這邊緊張了,皇子們自然也忙了起來。
太子是康熙一手帶大的孩子,十幾歲就開始監國,下頭幾個阿哥剛剛學著辦差,遇上這種事情,康熙最信得過的人還是太子。
四爺務實的性子很得康熙垂青,故而被點了協助太子總理戶部之事。
作為還要日日讀書寫大字的小阿哥,殷陶原本是沒有資格過問此事的。
但其實不然。
如今他和四爺、十三交好,四爺也很是把兩個弟弟當做“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當然有福同享,有難也要同當。
四爺在大量治河書籍后,對其中很多知識有了新一層的理解,覺得治河修壩是件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幾個弟弟也很有必要學習一下,儲備好了知識遇事才能不慌。
十四他是管不了了,也不想管,但是十二、十三依然可以進步一下。
這次皇上帶到暢春園的皇子不少,上書房的班子也緊跟著搬了過來,專門叫幾個小皇子上課念書。
故而在四爺的大力推薦下,殷陶在完成繁重課業的同時,又要抽出大量的時間來完成四爺定下的任務,有些累覺不愛。
這日難得放假,四爺給的治河書也看得七七八八,殷陶正打算去太后那里請安討些吃食,就見四爺一頭扎了進來。
四爺是過來要茶喝的,但已經不是第一天過來要茶喝了。
以前在阿哥所時候,四爺去他和十三院子的次數都差不多,但是來了暢春園后,他的屋子距離康熙議事的春暉堂更近一些,比十三屋子可以少走幾步路。
春暉堂的太監們自然是不敢怠慢這位爺的,茶水什么的都是管夠。
可四爺是個對生活質量要求極高的人,晨起想喝綠茶,午后想用紅茶,晚間想用奶茶
可康熙身邊的太監即便是奴才,也是康熙的奴才,四爺是不好隨意吩咐叫他們做事,于是便有了來殷陶這邊討水喝一節。
雖然進了七月,天依然熱得厲害,四爺又穿得板板正正,身上更是難受,一步路也不想多走。
四爺喝了蕭玉奉上的涼茶后,又對著殷陶說了這幾日戶部撥款賑災之事,也算給這個弟弟長長見識。
殷陶還記掛著渾河決堤之事,想到當地百姓受災情形就覺得揪心,便向四爺詢問渾河近況。
四爺沒想到十二弟還記掛著這一茬兒,也算是個有心之人。
“于成龍做事一向痛快,渾河河堤修浚大略已經完工,皇阿瑪親賜了永定河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