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在即,殷陶過來寧壽宮跟蘇麻喇姑辭行。
蘇麻喇姑招呼殷陶坐在自己身邊,對著他頗為好奇地詢問道“聽說老九原來是要伴駕的,后來卻被萬歲免了,可有此事”
殷陶應道“確有此事。”
蘇麻喇姑不解道“這又是為何”
和五爺不同,殷陶是個天生不喜歡背后說人是非的,便簡要對著蘇麻喇姑道“聽說是因為內務府準備衣服的事情,九哥把總管凌普給罵了一頓,言語當中可能牽扯到了一些關于太子的話。皇阿瑪這個決定也是給九哥一個教訓,等過上段時間把這事兒忘了一切便好了。”
蘇麻喇姑了然道“難怪今兒宜妃過來給太后請安時情緒不高,滿臉的欲言又止,原來是為了這事。”
宜妃估計是想開口請太后幫忙求情,能把九爺給帶過去,但想到這畢竟是康熙親口做的決定,太后又不是皇帝的親額娘,終歸不好開口,便最終到走也沒有說。
說起來,宜妃這次也是要跟著康熙出門的,只不過三個兒子只能去一個九爺的名額被康熙給擼了,十一又因著體弱不能隨行。
想到這里,蘇麻喇姑又對殷陶道“聽說這次萬貴人也在伴駕名單上,太后還特地跟皇上說了,叫萬貴人在她身邊伴著,想來萬貴人這一路上吃住也能舒服些,不會受什么委屈。”
給殷陶生日籌備之后,太后感覺和萬琉哈氏相處還挺舒服,對萬貴人心里頭喜歡,這次提出這個要求,也算賣給殷陶一個面子。
殷陶道“還沒過去謝過皇祖母呢,我過會兒就過去跟皇祖母請安。”
蘇麻喇姑微笑著點了點頭“太后心里念著你,你出門在外,記得要對她孝順一些。太后雖然平日里不管事,但心里頭都是知道你和五阿哥孝順的。”
翊坤宮里,宜妃把九爺罵了個狗血噴頭。
她一向要強,這么多年論子嗣、論手段、論寵愛,從不比旁人差,這還是她第一次丟這么大的人。
惠妃的直郡王,榮妃的誠郡王,德妃的十四阿哥都是要跟著去南巡的,四貝勒雖然不能伴駕,但是人家更是厲害,一早就被皇上許了輔佐太子監國之位。
她的兒子當中,十一因為體弱不能伴駕,這么沒話說,只能怨她孩子沒養好,可老九撒個酒瘋把伴駕的事給撒沒了,這又叫個什么事
九爺坐在下面委屈道“原是不打緊的,我也不知道什么人嘴那么快,竟然都傳到了皇阿瑪和太子那里。”
宜妃怒道“你這又是什么話太子是你能夠隨便議論的嗎從小學的規矩都學到狗肚子里去了學不成老八能輔佐太子監國,你跟十二學也成啊安安分分地一旁待著,少說話不惹事也做不到嗎”
九爺又在嘟囔十二還不如他,宜妃聽得心煩,直接打發他回去反省了。
除了四妃外,這次得寵的其他嬪妃中,良嬪因為皇上最近有些疏遠老八的緣故,并沒有在伴駕名單上。敏貴人近來身子不大好,也沒在伴駕名單上。
而王貴人則因為是江南人,從小就在江南長大,家中不少求事之人,更兼王貴人膝下的兩個阿哥也已經大了,康熙不希望關于王家和曹家的很多傳言影響到王貴人母子出于多方面考量,王氏最終也沒有能跟著去南巡。
而十二阿哥的生母萬琉哈氏不光被獲準伴駕,還被太后特意下旨跟在自己身邊,待遇也提升了好大一截。
就連宜妃也不得不承認,萬琉哈氏雖然不爭不搶,性子也恬淡,但人家就是生了個好兒子,是個有后福之人
==
康熙定的南巡第一站是黃河。
康熙年間,黃河發水次數不少,不管是賑災還是修壩都投入了極大的金錢和經歷,康熙每次南巡時候都會過來看看,這次也不例外。
十三最近很得康熙喜歡,一直帶在身邊,如今更是同十四一同去了前頭伴駕,殷陶便跟五爺一起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