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見面三分情的緣故,這日在太后那里見到了殷陶,康熙才意識到近段時間幾乎都是召老大、老八、十三和十四伴駕,甚至老三和老十也偶爾跟著,卻已經許久沒跟十二在一處了。
十二是個好孩子,他把十二丟在太后這邊不聞不問,這孩子也沒有生出半分怨懟情緒。
老五雖然很樂呵,但那是一種不求進取過一天好日子快活一天的傻樂。
而十二不同,他是個極為明白的性子,這段時間把太后照顧得很好,想來已經明白了自己留他照顧太后的心思。
康熙突然對這個不爭不吵的小兒子內疚起來。
次日一早,殷陶就接到了魏珠帶來的口諭,去延年殿陪康熙去用早膳。
殷陶連忙梳洗更衣后隨著魏珠去了延年殿。
此時康熙這邊的早膳尚未上桌,康熙大抵也在寢殿洗漱,殷陶站在一旁等了大約一刻鐘功夫,康熙才從里面慢步走了出來。
康熙這里的早膳不管食材、賣相還是搭配都是上上佳之選,且帶有康熙濃郁的個人口味特色,精致而又不失原味,也是殷陶所喜歡的早餐類型。
雖然面對著這正經的御膳,但殷陶卻還是感覺胃口缺缺,有些下不去筷子。
昨日那件事是他第一次直面奪嫡并卷入其中,他總是忍不住再去回想那件事情當中的細節,探尋這個計劃背后之人的目的,對一些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做一些推演。
面對如此的殷陶,康熙只覺得奇怪。
這孩子性子沉穩,做什么都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過一夜未見,臉上便充滿了迷茫之色。
康熙用難得和氣的口吻對殷陶問道“可是遇上了什么棘手的事情是了,我仿佛聽什么人說了,老大昨天站在廊上跟你吵了”
他一早就聽說了,昨天老大去找十二吵架了,聽說當時老大兇得厲害,他拂袖離去后,十二在那冷風里站了良久。
兩人說話說得也比較隱晦,周圍人也沒聽出是因為什么吵架,更傾向于直郡王找十二阿哥發泄情緒。
十二一向做事得體,也很得兄長們喜歡,如今被老大一通埋怨,恐怕心里頭還不知怎么難過呢。
至于原因嘛康熙也沒怎么追究,左不過是十二站在太子這邊,老大看他不順眼撒氣罷了,說起來,聽說老大之前也對十二做過這種事情,比如太子婚宴那天。
坐在康熙對面用膳的殷陶聽了這話一個激靈。
康熙不愧是皇帝,這消息得的可是真快啊
殷陶突然之間回過神來,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開始應對“不過是同大哥有點兒誤會,說開了就好了。大哥是兄長,教訓弟弟幾句也是應該。”
康熙微不可見地稍稍皺了皺眉頭。
十二雖不像老七、老十那種老實之人,但一向溫厚。如今老大和太子爭得如火如荼,十二又一向親近太子,老大看著十二難免心里頭憋火,上來脾氣就訓上幾句。
說起來,老大就是這點不好,脾氣沖動不說,也有些太不容人,連小十二這么好的孩子都能杠上,叫他下不來臺。
十二這孩子也是個好的,這個時候還替老大說話,若是換了旁的心思深沉之人,保管明褒暗貶地先告上一狀再說。
康熙在對殷陶好感度又上了一層的同時,心中對直郡王也更是不滿起來。
殷陶這幾日大多數時候都是和五爺一起侍奉太后,也跟著一道兒在太后這里用膳。
太后這邊的伙食實在太好,殷陶日日都感覺撐得有些肚兒圓。
如今去校場的習武課停了,也不好隨意出門跑馬,殷陶只得每日早起上半個時辰,更衣起床多打一會兒的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