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給殷陶講完兩篇農要后,四福晉遣了人過來前院書房,說是膳房已經把點心準備好了,詢問四爺和十二爺需不需要現在就用點心。
四爺之前在宮中讀書時候,兩餐之間是會用一頓點心的,四福晉想著十二阿哥還在宮中讀書,便按著宮中的規矩叫膳房做好了點心。
四爺也覺得福晉的做法十分細心周到,便叫蘇培盛去把點心提過來,再把兩個孩子接來給十二叔看看。
蘇培盛應聲而去,不一會兒便提著食盒進來,后面同時跟了兩個不大的小豆丁。
是四爺家的兩個孩子,弘暉和二格格。
二格格今年不過五六歲的年紀,身著粉色旗裝穿著軟緞繡鞋蹦蹦跳跳走過來,對著殷陶昂頭笑道“這就是阿瑪常說的十二叔嗎”
弘暉也走了上來,對著殷陶晃晃悠悠地行了禮,殷陶總怕他摔了,連忙起身扶住。
弘暉小大人似的對殷陶笑笑“總聽阿瑪說起十二叔,今日終于見到了。”
殷陶
聽起來好像活在臺詞里的十二叔,今天終于見到真人的感覺。
二格格是四爺府上唯一的女孩子,母親側福晉李氏又很是受寵,看著甚是嬌憨可愛,一副天真爛漫的樣子,端看對著四爺撒嬌的樣子就知道平日里寵得厲害。
而弘暉比二格格還要小上兩歲,不過三四歲的孩子,卻已經有一副少年老成的派頭。
殷陶聽五爺說起過,雖然弘暉年紀小,但寫出來的字已經很能見人了,書念得也好,很有四哥年幼時候的風范,跟幾個堂兄弟相比也是穩居上游,絲毫不落下風。
弘暉作為四爺府上的嫡長子,一直備受眾人關注,據說四福晉便對弘暉的教育問題十分上心,孩子養成現在這樣她作為母親和貝勒府女主人功不可沒。
看著如此精心培養的弘暉,殷陶突然間就想起了太子。
滿人入關后,歷任皇帝們對立太子這事還是蠻執著的。
但前兩個立太子的皇帝都不靠譜,一個要立真愛海蘭珠的兒子,一個要立真愛董鄂氏的兒子。
據說赫舍里也是康熙的真愛,但好歹人家是皇后,胤礽也是嫡長子,就算立為太子也是名正言順。
只可惜這個太子也依然沒有走到最后。
太子是康熙一手帶出來的,學識能力都是在線的,殷陶也經常在外聽說關于太子不少的傳言,大都是說他從年少時候便精心培養,不論詩書文章還是弓馬騎射都是一等一的,文能治國理政,武能帶兵打仗,是這世間罕見的難得的人才。
如今京中宗室和權貴人家的嫡長子都照著太子那般培養,弘暉是嫡長子,自然也不能免俗。
這是在四爺書房里,免不了要談一談功課。
殷陶和弘暉聊了幾句后,對這孩子的感覺便是“小小的年紀,大大的問號”,并沒有這個年紀的孩子該有的天真和無憂無慮。
想起歷史上的弘暉活得并不長久,再看十一一副被壓倒肩膀的樣子,殷陶突然替弘暉擔心起來。
孩子們都是可愛的,作為一個已經當了叔叔的長輩,殷陶心里頭十分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翊坤宮內,康熙進來之時,正看到十公主坐在那里陪宜妃說話。
十公主是敏妃所生的第一個女兒,生下來不久后便交由了宜妃撫養。
宜妃脾氣爽朗,心地也不錯,只看看公主和她親熱的樣子,康熙就知道她往日里對公主這個養女定然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