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郡王看四爺的眼神如同關愛傻子。
八爺皮笑肉不笑地站在康熙身旁湊趣兒,心里卻暗自盤算著,估計今年親耕禮,四哥又要出風頭了。
十三站在太子身旁,安靜微笑,認真聆聽。
康熙還在夸四爺種地的方法好,可見是真的還挺感興趣。
殷陶撇嘴,反正四爺只會拉著他和十三去耕作,又不會拉著康熙去種地,也難怪他那么捧場。
接下來康熙一行便轉到了聲雨莊。
沒在田間走上幾步,康熙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
這里不管莊頭還是農戶,不管老的還是小的,有文化的沒文化的,都能背幾句詩,細問下去還是三爺寫的耕種詩。
聲雨莊是康熙賞給三爺的皇莊,這里莊頭為了討好主子,便用了這么一種方式,叫三爺一過來這邊便能感受到所有農戶對他的崇拜和擁戴。
就連附近私塾,三爺的詩詞最新也成了必修課本。
康熙的臉色沉了下來。
他這個做皇帝的都從來沒讓人傳頌他的什么文章和詩詞,老三竟比他排場還要更足一些,即便是下人拿來討好主子的小把戲,在康熙看來也十分膈應人。
康熙不是那種喜形于色遇事直接發作的皇帝,也沒繼續說這件事,繼而查問起了今年耕種之事。
殷陶知道三爺不是有心的,也并沒有想要通過這些事情樹立自己的什么地位,只不過是有些虛榮心作祟,喜歡別人多多傳頌自己的作品。
但即便如此,三爺這事還是把康熙得罪了,殷陶在心里暗暗替三爺捏了把汗。
出門沒過幾日,康熙便接到了加急奏報,說是十一阿哥不好了。
康熙拿著奏報微微出神。
他這幾日正琢磨著,這次選秀給十一、十二和十三、十四挑好福晉和格格,而太醫這時候就說十一不行了,難道這就是天意么
方太醫雖然用詞比較謹慎委婉,但即便如此,康熙也知道十一這次怕是真的好不了了,甚至連沖喜都趕不上了。
康熙嘆了一口氣,他學貫中西,知道有很多東西強留不得,十一命里就只能在這世上留上這么幾年,再怎么強留也是沒用的。
但即便如此,他作為一個父親,也不能繼續在外頭多待了。
當天下午,康熙便下旨回鑾。
康熙三十九年的夏日來得相比往年時候更遲了一些,也依然熱得厲害。
這日是難得的雨后清涼的天氣,宜妃一大早便過來寧壽宮中給太后請安,進了大殿才發現今兒人來得齊全,德妃、惠妃和榮妃也都在。
宜妃猜測她們是在商量選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