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壽宮內,五爺聽太后說起殷陶即將成婚一事,笑得合不攏嘴。
十二娶誰他都無所謂,但一想到十二即將成婚,出宮開府后便能跟他經常待在一塊兒,兩人一起吃酒談天,共賞風月想到這里五爺就覺得十分高興。
五爺的媳婦幾乎是兄弟里頭家世最低的,但五爺也不在乎,覺得只要成婚都是一樣的。
福晉家大業大麻煩事也多,他家福晉家世雖低但也落了個清閑。
殷陶有些奇怪地看了五爺一眼,這次選秀宜妃連個格格都沒給五爺指,也不知五哥在那里高興個什么勁兒。
太后對康熙指的親事還是滿意的,說起此事有些眉飛色舞。
一屋子其樂融融之際,五爺突然有了一個建設性構想,轉頭壓低了聲音對殷陶道“我聽說之前太子、大哥他們成婚之前,都曾宣過未來福晉來寧壽宮相看。不如你也跟皇祖母求個恩典,請她將那姑娘宣進宮來給咱們看看。”
殷陶對于五爺的提議不是特別感冒“反正成婚那天就能見到了,也不必麻煩皇祖母了。”
殷陶也挺想得開。
人家網戀面基還能見光死呢,這門親事已經這樣定下了,又不能更改了,早見晚見都是一樣的。
太后沒聽清這話,看五爺笑得見牙不見眼,便好奇地問道“老五,你們兄弟倆在說什么這樣有趣。”
五爺道“原想著叫十二弟求了皇祖母恩典,將未來的十二弟妹宣進宮來相看一番,不想十二弟他臉皮薄,不愿見的,倒是白瞎了我一番好意了。”
殷陶突然感覺到一陣兒頭疼。
五爺真是八卦天性不改,尤其是到了這種婚嫁大事上,八卦的小雷達就開始聞風而動。
聽五爺說別人八卦的確是挺歡樂的,但這事輪到自己身上好像就沒那么令人高興了。
而坐在上頭的太后也來了興趣,笑瞇瞇地逗著殷陶“小十二想不想見見那姑娘若是想見的話,皇祖母這就給你安排。”
殷陶起身,恭敬答道“回皇祖母,孫兒不想。”
“哦,這樣啊。”太后臉上露出了有些明顯失望的神情,“可是皇祖母想看看這馬齊家的六姑娘。正好這兩日入秋了,外頭桂花開得正好,小廚房開始做藕粉桂花糖了,你明兒也記著過來用點心。”
富察府。
宣旨太監走后已有了不少功夫,石佳氏卻還有些不能回神。
原以為會是富察若華穩操勝券,卻沒想到帝王之心不可猜測,被選作十二福晉的竟然是平日里默默無聞的小女兒。
石佳氏一顆心都偏在大女兒身上,此時心中雖說也覺得十分榮耀,但更多的是替大姑娘覺得惋惜。
富察若華什么都是最好,偏生在這種婚姻大事上比舒怡差了這么多,天知道這孩子心里有多么難過
舒怡自幼習慣了默默無聞,可若華不同。
石佳氏甚至心底隱隱生出了一個念頭,比起舒怡,她更希望成為皇子妃的人是若華。
若華是慣常吃不得委屈的,舒怡即便委屈幾日也不打緊,遇事也能想得開,過幾日便又好了。
相比石佳氏而言,馬齊卻沒了這份煩惱。
他的確是跟嫡長女富察若華接觸更多,論感情也更親近一些,但在這種大事上對兩個嫡女向來一視同仁。
如今舒怡已被選為十二福晉,馬齊的心便瞬間偏到了小女兒身上。
方才過來傳旨之人是康熙身邊很是得臉的大太監魏珠,馬齊只覺得面上十分有光,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將小女兒供起來,在府中好生養著,只等日后富察一門也出一位皇子福晉。
富察若華呆呆站在一旁,似乎不能接受這個現實。
她原以為成為皇子妃這件事十拿九穩就是她的,但卻沒想到竟便宜了往日里不聲不響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