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比太子折子上寫的病情好了不少,可見太醫們醫治的確給力。
殷陶進到太后寢殿之時,看到太后倚著靠枕歪在床上,旁邊有個面容姣好的年輕宮女正在捧著經文給太后輕輕讀著。
殷陶請安過后便被太后叫著坐了下來。他陪太后聽了一會兒經書,越發覺得里面內容熟悉,便對太后問道“皇祖母這經書是從何得來聽著倒是極好。”
太后道“這是太子送來的,說這經書還是你之前去江南帶回來的,他為了給我祈福特意抄了幾卷,我聽著很是不錯。”
宮女讀得時間不短了,太后示意她可以停下去外頭歇歇。
殷陶便將那經書拿了過來,低頭一看,果然是太子的字。
不得不說太子也挺孝順的,這么忙還能親自給太后抄寫經書。
太后似乎心情不錯,對殷陶笑道“太子還說呢,這是真的借花獻佛了,說起來,他這孩子倒是一向嘴甜得很。”
殷陶也笑著應了。
這宮里能稱太子為孩子的也就只有康熙和太后了。
許是惦記太后的緣故,康熙比之前定的時間還早了半個月回鑾。
太后病重臥床,行動不便,窩在房里讀了不少經書之后感觸良多,想起這兩年在京里待著著實有些悶了,便突然就想去“佛門圣地”五臺山一趟。
殷陶表示理解,畢竟從前看連續劇時候,基本上那太后太妃的都是要去五臺山待上一段時間的。
可能每一個太后都有一個五臺山的夢想吧。
太后要去五臺山,康熙便想要挑個皇子陪著過去,也好照看老人家起居。
老五和十二這兩個孩子都是愿意跟著太后出門的,但是康熙考慮到老五年紀大了,就算為著府上福晉和孩子們也該領差事了,這時候把老五摘出去,叫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看著,難免覺著有些發配的意思,似乎不大合適。
倒是十二,尚未成親也沒什么事,書讀得也差不多了,不如就叫他替自己盡一盡孝罷。
不知道皇上和太子之間發生了什么,自從康熙回京之后,殷陶敏感地感覺到康師傅和太子之間不太對頭。
一時之間,整個阿哥所都有些沉寂下來。
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這是皇上和太子的事,大家既不敢說又不敢問,只得更加謹慎行事。
臨行之前,殷陶照例去毓慶宮和太子辭行。
太子依然是那般眉心不展的樣子,但似乎比從前更是嚴重了幾分。
殷陶已經勸過太子,太子執意不聽,殷陶也知太子主意已定,自己說多了只會徒惹殿下厭煩,便只作了簡單的辭行。
太子“嗯”了一聲“十二弟一路當心,若是得空,勞煩替孤尋幾卷經書回來。”
殷陶應了下來,從毓慶宮回到自己處所后,才發現四哥已經在等著他了。
四爺也聽說了殷陶陪太后去五臺山的事情,特地過來送些銀錢和路上要用到的必需品。
如今額娘已是一宮主位,殷陶對于銀錢等物并不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