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走心并不代表他不會疼人。
康熙會對著臣子和兒子們演戲,自然也會在心情好的時候哄一哄嬪妃。
康熙雙商不低,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個高手,只要他愿意演,經常就會給嬪妃一種“皇上是真心愛我,只不過為了江山和子嗣不得不有這么多嬪妃”的錯覺。
故而一看翻繡花冊子都能哭上一場的定嬪,康熙立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這應該是在想十二了。
說起來,老十二的婚事的確拖得有些久了,他又是這三個阿哥里頭最大的,再這么拖下去實在不大合適。
想到這里,康熙坐到了萬琉哈氏身旁,對著她輕聲道“知道你還在掛心老十二的婚事,也是這幾年太不湊巧,一晃就拖到孩子十八歲了。這兩年辛苦十二在太后面前盡孝,朕想著年前就給十二把婚事風風光光辦了,你覺得可好”
萬琉哈氏破涕為笑。
當然是好。
兒子要娶媳婦兒了,比她自己得了封賞還高興呢。
萬琉哈氏昂頭,對著康熙問道“萬歲說得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萬琉哈氏高興了起來。
雖然她的情緒有所波動,但是叫人很舒服的情緒變化,開始是淡淡的感傷,后面欣喜的時候,婉約的笑容帶著淡淡的甜。
康熙近來極為喜歡十二這孩子,看著定嬪也十分合自己心意,心中也越發念著定嬪的好。
也只有定嬪這么好的性子,才教出了十二這樣好的孩子。
殷陶應了之前四爺的邀請,和四哥同去自己的新宅看看。
這宅子一看就是四哥下了大功夫監制而成的,處處體現四哥簡潔而大方的審美,正是殷陶喜歡的模樣。
殷陶對著院中景致多番贊美過后,對著四爺謝了又謝,表示自己實在很是喜歡,就是叫自己看著來建這宅子,也不可能比四哥建出來的這座府邸更合自己心意。
四爺之前已經得了十三的一番夸贊,如今又得了十二弟的誠心感激,四爺心里不覺一絲辛苦,簡直比吃了槐花蜜還甜。
四爺對著殷陶謙虛開口“這算什么只要十二弟看著能入眼便是,若有哪幾處實在不合心意,只管跟四哥說出來,現在修改也還來得及。”
看完宅子后,四爺又約殷陶去喝茶。
殷陶忙對著四爺表態道“四哥這些日的辛苦,我還沒謝過呢,今兒這頓茶我是該請四哥的。”
四爺應了聲好。
四爺又帶著殷陶來第一次陪他出宮時的那家茶館喝茶,也就是以那次茶館偶遇為開端,殷陶等人攪黃了溫憲與原駙馬舜安顏的婚事。
坐在雅間熟悉的位置,殷陶又開始盯著前頭一桌的某個白衣學子出神。
這位學子正在抑揚頓挫地朗誦一首李后主的詩,這詩也恰好是三爺極為喜歡的。
四爺也看到了殷陶盯著那學子的時間有些長,以為他又看出了什么事情,便對著殷陶問道“可是那學子又有何處不妥”
“沒什么,看著那人突然想起了三哥。”說到這里,殷陶苦笑了一下,“想起三哥請我過去談一談他新出的文冊。”
三爺最近過得很是清閑,自從前段日子發生了那些事情后,康熙有點晾著榮妃母子了。
三爺這次邀請殷陶過去,除了想談一下文學之外,更有想對著殷陶訴一訴苦抒發一下郁郁情懷的念頭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