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都是幾日綿綿的小雨,立冬這日卻是難得的晴好天氣。
舒怡特地挑了明快的丹霞色葫蘆雙喜紋冬裝,梳了清爽的小兩把頭,出門去寧壽宮給太后請安。
誰知剛剛出了院門不多時,便碰上了十三福晉兆佳氏。
十三福晉家里姐姐多,她是年紀最小的幺女,排行第七。雖然如今已經嫁做人婦,但依然是保持著閨中做姑娘時候天真爛漫的樣子,說起話來也是一副小女兒情態。
既然遇上了,兩人便結伴而行,向著寧壽宮走去。
阿哥所到寧壽宮路途不短,兩人也難免會聊一聊家常。
十三福晉每每說起十三阿哥來,都看著一臉的幸福,可見夫妻兩個關系不錯。
舒怡和兆佳氏家中兄弟姐妹都很是不少,阿瑪有幾房姨娘和妾侍,對于側室接受程度也高。
故而十三福晉對于十三阿哥的幾個格格也是接受的。
而十四福晉則不同。
十四福晉每每說起十四阿哥來,雖然聽著也都是好話,但那咬牙切齒的神色一看就不是真心的。
舒怡正想著十四福晉呢,到了寧壽宮后,發現十四福晉也來給太后請安了,甚至比她們來得更早了一些。
十四年紀最小,十四福晉見到兩位嫂嫂進殿之后立時站了起來,將舒怡兩個讓到了前面。
蘇麻喇姑也在,太后笑著招呼舒怡兩個坐下來,又上了牛乳糕、雪花糕、奶棗和奶茶。
十四福晉抿唇。
這幾樣點心都是十二嫂喜歡的,聽說阿哥所膳房經常做了拿去孝敬十二嫂呢。
十二阿哥是在寧壽宮里長大的,之前還陪著太后在五臺山待了將近兩年。
太后跟十二阿哥感情好,自然也會高看十二嫂一眼。
也就是說,太后愛屋及烏,這些點心都是為了十二嫂才端上來的。
別看德妃母子兩個天天臉大,認為宮里長輩們人人都喜歡十四。但至少在太后和蘇姑姑這里,十三和十四捆起來也比不過十二哥的分量。
太后是蒙古人,寧壽宮小廚房的廚子也是跟著太后喜好做事,故而寧壽宮里頭點心做得奶味兒重了一些。
十四福晉平日里并不喜用牛乳,對于這些點心不是特別吃得慣,但為著太后的心意還是用了不少。
太后年紀大了,成日在宮中又過得無聊,便很是喜歡年輕小姑娘在自己前頭嘰嘰喳喳,也鼓勵舒怡幾個在那兒多說說話。
十三福晉出門后便有些靦腆,尤其是到了太后這里,話更是少了,一直安靜坐在一旁,聽著兩個嫂嫂和太后說話。
舒怡看太后喜歡聽她們聊天,便顧著她老人家心意,盡量多說些太后喜歡聽的趣事。
說了一會兒話后舒怡發現,每次當他說到十二阿哥的事情,太后就眼里放光,比什么趣事都樂意聽聞。
十四福晉也緊跟舒怡步伐,想盡辦法哄太后開心。
在十四福晉眼里,十四是個不靠譜的,若是萬事指著他,那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她必須自謀出路。
最近一聽德妃說話她就頭疼,實在不愿意委下身段過去奉承了,倒是這太后看著是個長輩的樣兒,和藹又慈祥,也很是好說話。
十四福晉決定往太后身上做些努力,能靠到寧壽宮最好,靠不著也沒什么損失,就當替十四盡孝了。
太后笑瞇瞇地和幾個孫媳婦聊天,一看就是真的很放松很高興,甚至還和蘇麻喇姑聊起了從前太皇太后在慈寧宮時候的舊事。
蘇麻喇姑一看就知道太后是真的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