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回到阿哥所后,十三也過來送臘八粥。
十三的臘八粥看著賣相的確不錯,比起阿哥所膳房做得味道也不遑多讓。
殷陶連聲贊了兩句,十三紅著臉謙虛道“瓜爾佳氏這兩日身子好了些,也愛吃愛動了,這臘八粥還是她帶著宮女親自做得呢。”
看十三說起瓜爾佳氏一臉的幸福,殷陶覺得十三對這位瓜爾佳格格應該是真心喜歡,關于瓜爾佳氏在十三后院最是得寵的傳言,想來多半也是真的。
十三是跟著太子的,弘皙的事情殷陶雖然不方便直接對太子開口,但是十三可以。
殷陶便把托合齊傳遞的信息同十三一說,請十三對太子做一番提醒,也能盡快想好應對之策。
誰知十三卻道,太子已經知曉了此事。
殷陶問道“那殿下可是有動作
十三搖頭“未曾。太子殿下說,想要等上一段時日再行動作。”
太子知道此事后,曾經找來十三做了一番分析。
十三的意思還是覺得這事不妥當。
畢竟皇阿瑪做了四十幾年皇帝,素來說一不二,最是不喜歡旁人逼迫他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
如果他想立弘皙為皇太孫,自然會開口,若是他不想,這么聯名上書請求于他也不是辦法。
殷陶覺得很是奇怪,太子為什么不采取措施,就這么放任外頭那些人出昏招。
但到了十三走后,殷陶吃完了余下的那一整碗臘八粥,想了想,終于明白過來。
太子、十三、馬齊等人并不知道歷史的走向和結局,所以才會有如今這些所作所為。
而他正是因為知道結局的緣故,所以思維上也有了局限性。
如今太子等人的很多做法,在他看來很不合理,實則也是合理的。
比如就這件事而言,太子也許覺得自己和康熙感情甚為深厚,明知道這個提法兒并不妥當,但心中仍然抱著一絲期待,心中期許康熙愿意退一步,為著安撫于他把弘皙封為太孫。
歷史上的太子經歷了兩立兩廢才落下去,這說明康熙在感情上還是極為向著太子,只是理智上覺得太子不合適了,才會有這番舉動。
可按著歷史的走向來看,殷陶覺得,康熙現在說不定已經萌生了廢太子的念頭,所以在他看來,才覺得這是個傻到家的想法。
毓慶宮。
已是臨近年關,太子素來喜愛的那一株金桔樹也結出了果子,長得越發喜氣宜人。
太子看著江南送來的書信陷入了沉思。
信中說到,江南已有士子聯名,想要請立弘皙為皇太孫。
對于他來說,這個請命的確也恰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