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琉哈氏一向是個不多事的人,自打殷陶成婚開府以后,母子兩個一直都是單向聯系,從來都是殷陶主動來長春宮中請安,萬琉哈氏則極少主動請殷陶過來坐坐。
今日卻與以往不同,萬琉哈氏派人殷陶遞了信兒,請他過來一趟。
殷陶也知道萬琉哈氏的性格,想來必定是這兩日宮中發生了什么事情,萬琉哈氏才會主動宣他入宮。
殷陶第二日起了個大早,過來長春宮中給額娘請安。
萬琉哈氏也沒有賣關子,見了殷陶后便將昨日榮妃的話轉述了他。
就在昨日,榮妃走了以后,七貝勒的生母戴佳氏過來萬琉哈氏這里坐了坐,聽了這事后也發表了自己的一番看法。
戴佳氏倒是沒議論榮妃和十二阿哥,而是轉頭說起了八阿哥的事。
八阿哥寵愛福晉的事情人盡皆知,即便如此,八爺府中侍妾格格也是一個不落的。
就因為八阿哥對八福晉言聽計從,很少去旁的侍妾屋里的緣故,惹得萬歲爺心里不大痛快,連帶對著八貝勒和八福晉都有不滿。
而像十二阿哥這般只有一個福晉的皇子,簡直就是另類,戴佳氏自己跟萬琉哈氏交好,兒子老七又和十二阿哥交好,戴佳氏也是擔心十二阿哥才提醒萬琉哈氏,希望十二阿哥不要走八阿哥的老路。
萬琉哈氏對于十二后宅的事情的確沒有太過關心,是對于孩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問題還是上心的。
八貝勒有本事,跟著直郡王為皇上分憂、替皇上辦差,遭了皇上不滿還依然能站得住腳。
可她的十二,如今還不滿二十歲,剛剛出宮建府,人生還在起步階段,若是此時便遭了皇上厭棄,哪里還能有未來
萬琉哈氏尋了殷陶過來就是為了這事,希望兒子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若是這次選秀真的需要指人便早早同她說一聲,等她去承乾宮求了貴妃娘娘后再做安排。
殷陶應了下來“額娘放心,這件事我自己可以解決。”
這事既然當初在康熙那里過了明路,自然就沒有什么好好擔心的了。
說起來,他又有小十天時間沒康熙寫信了,是時候該寫信聯系感情了
。
殷陶一向無欲無求,很少跟康熙要什么東西,故而平日里康熙寫信的時候,大都也比較隨意。
而這次寫信有了中心和目的,成了“有所求”的那一方,自然要好好合計一番。
殷陶泡了一杯濃濃的普洱茶,一邊喝著茶水一邊思考著康熙寫信的內容,
說起來,殷陶就覺得太子八爺等有想法的皇子挺可憐的,估計每次御前對答、來往書信都要考慮很多,尤其是素來一玲瓏著稱的八爺,不論做什么都要揣測康熙和眾人心,這活得實在挺累人的。
殷陶先是在信的開頭抒發了對康熙的想念。
兒臣每天都會想起皇阿瑪寫字就想起皇阿瑪從前百忙之中抽查兒臣的功課,騎馬就想起了皇阿瑪草原上的英姿,就連吃飯也會想起皇阿瑪曾經賜下的帶著慈父愛心的菜肴
當思念抒發差不多了之后,殷陶又給康熙報喜,說了福晉有孕的事情。
康熙對于子嗣一向重視,殷陶便花了很大的篇幅提起了對孩子的期許和盼望,深刻地表達了對孩子到來的喜悅之情。
想來康熙在太子出生之前是這感受的,這么描寫一番,是方便康熙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