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弘暉聽了這沒多大反應,殷陶想了想,又換了個角度對弘暉道“你如今才不到十歲,而你的皇瑪法卻已經五十多歲了。皇阿瑪身體康健,福澤綿長,日還會有六十歲,七十歲你的人生也是一般。如今過了短短的十分之一,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有養好了身體,才能走得更遠。”
這是大面上的東西,具體題還是要具體分析,給出應方法。
殷陶便把己兩輩的學習經驗拿出來弘暉分享。
比如,讀書之前整理桌面穿戴舒適等儀式會使得精力更加集中,比如短暫的休息更能使人精力充沛,獲得長足的進步,再比如可給己設立有效激勵機制,不必非要旁人比高低,而是在己力所能及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此時的弘暉才有些明顯聽進去了,拿棋的手指也已經住,一雙大眼睛望向殷陶,專注等待下文。
殷陶見弘暉神情實在是可愛,忍不住抬手來摸了摸他的小腦袋“不要管外界太多的紛擾,要成為一個對得己的人便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日弘暉回府之,并沒有挑燈夜讀,而是早早睡下了。
很快,四福晉也注意到態度不似往拼搏,經常隔三天便有一天休息大半,晚上也開始早早熄燈歇了下來。
四福晉最怕的不是弘暉一兩日的歇息,而是他的心性。
有一直保持一顆上進的心,才能有太、四爺等人的成就,若是早早便沒了爭先的心思,能像五爺十爺一般泯然眾人。
四爺在外面忙收債,不得閑也顧不上幾個兒女,四福晉想了想,決跟弘暉談一談。
弘暉一向是個聽的孩,四福晉使人去叫了不久,弘暉便來了正院給額娘請安。
四福晉先是關心了一番弘暉的日常和功課,之便開始切入了正題。
眾位活動于人前的皇當中,除了直郡王和三爺,便也有弘暉一個嫡長,四爺事事不落人,弘暉也該拼搏上進,做第一梯隊的最優秀的下一代,而不是一早便放棄了拼搏的念頭最終碌碌無為。
四福晉還拿了四爺和十二舉例“你阿瑪從前還沒出宮的時候,
也是寅時便到上書房念書的,別看你十二叔如今在家閑散,他從前在宮中的時候,也是一般上進讀書,弓馬騎射樣樣不落人。”
額娘的想法和十二叔說得有些不大一樣。
弘暉記得,那日臨走之前,十二叔還教了他一個法,若是遇上什么事情覺得棘手、猶豫不決,便去找阿瑪談談。
十二叔說,阿瑪最是心疼孩,又經常在外走動,見多識廣,上能應付皇瑪法和太,下能夠應付宗親和朝臣,什么難題他都會幫己解決。
四爺還在戶部忙收債,弘暉也是在前院等了三天才等來了四爺。
對于弘暉的請教,四爺是高興的。
這孩小時候跟己親近得很,這幾年年紀大了,也懂事了,反而總是報喜不報憂,叫他覺得父之間情有些疏遠了。
弘暉對四爺說了己的迷惘。
四爺覺得福晉和十二說得都有道理,雖然意見向左,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弘暉好的。
就像他己,雖然喜歡十二的豁達開朗,但也樣喜歡十三弟的積極上進。
換言之,要是把心思擺的正,活出我,不管怎樣都是好的。
這些年京中形勢不比往年,皇們也是能低調便低調,盡量不去招人的眼,誰都不想搞特殊。
就拿四爺府里來說,通常都會請熟的醫館郎中過來診治,不大會專門動用宮里的太醫,尤其是幾位院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