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陶給女兒辦滿月宴之前,太后和康熙都曾專門派人過來關懷了一番,就算為著長輩的期待,這滿月宴也是要辦得隆重一些,否則孩子祖父和曾祖母臉上也不好看。
除了大福晉病著之外,各家福晉都過來了滿月宴。
三福晉是個嬌小美人,說起話來妙語連珠,很會引經據典,也是比較能侃的那種類型,更兼得了三爺的托付,過來幫著舒怡招待,為了不叫剛出月子的十二弟妹太過勞累,一直忙前忙后把控全場,很有長嫂風范。
四福晉也受了四爺托付過來幫忙,雖然她話不多,人也沒有三福晉那般能說會道,但是做事妥帖,招待周全,叫人覺著很是安心。
五爺和七爺都不愛掐尖要強,五福晉和七福晉也一樣,性格相對平和,九福晉跟九爺則是性格相反,在福晉堆兒里向來比較低調,性格也很安靜,三人湊一桌正好。
十三福晉天真嬌憨,招人喜歡,一直在四嫂旁邊幫忙下手,十福晉和十四福晉都是爽朗明快之人,彼此很投脾氣,坐在一處說。
八福晉來得要比其他幾個妯娌更晚了一些。
八爺府一直沒有孩子,八福晉每次參加滿月宴心里都老大不痛快,總覺得大家都在不自覺地看她,背后議論著她。
十三生女兒辦滿月宴時她便沒去,十四兒子滿月宴時也只是略坐了坐。
十二爺府小格格的滿月宴,八福晉原本是打心眼兒里不愿過來的,但形勢比人強,她可以敷衍對待十三十四家孩子的滿月宴,卻不得不來十二這邊。
一則這孩子的生母是嫡福晉富察氏,不管八福晉心里怎么想的,面子活都是要做的,這時候都不來參加,日后也不必和富察氏、富察一族好好相處了。
二則十二福晉這一胎宮里皇和太后都很重視,也不知道老爺子抽什么風,以前的時候就盼著直郡王、太子等皇子們能有個嫡子,這次不知道怎的,反而把十二的女兒給顯出來了。
富察氏生下的只是個姑娘,早晚也是個撫蒙的料,多疼一些也是無妨的,只要老爺子高興,不會有人跟一個小格格過不去。
但也正因為這樣,她就必須過來,還要陪笑著走完全場,否則傳出去就是不給宮里面子。
以前剛嫁給八爺的時候,八福晉也總想著要一舉得男,現在過了這么多年,心態也有所轉變,覺得即便生個女兒也不嫌棄了,可偏生孩子嫌棄她,不肯來了。
康熙四十二年對于直郡王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年,從這年年初康熙南巡開始,直郡王的心情便大起大落如同坐過山車。
之前因著索額圖被處決高興了一陣兒,又因著十二女兒太過得寵不滿了一陣兒,緊接著大女兒又被康熙抓了壯丁,賜婚科爾沁臺吉多爾濟色稜,于后年三月完婚,直郡王就徹底有些蔫兒了。
直郡王最近原本情緒是一路高走的,索額圖走后,直郡王迎來了他一生當中的高光時刻,覺得自己干掉太子只是時間問題,儲位遲早都是他的。
這朝中除了太子就是他了,直郡王飄得厲害,甚至表現出一種除了我之外,你們這些普通皇子都不配奪嫡的架勢,即便老爺子寵幸殷陶的孩子也沒太過影響心情。
但是這次卻不一樣了。
婚后的第一個孩子對于父母來說都是不同的,何況還是他所鐘愛的福晉生的第一個女兒。
頒金節宴席,四爺看到直郡王霜得茄子似的,心中暗自慶幸,托了十二弟的福,他收債的事情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不管直郡王有幾個女兒要嫁到塞外去,反正他自家格格是不需得撫蒙了。
殷陶也是有女兒的人了,看著大哥這般模樣也有些不大好受。
殷陶記得,四哥似乎提過一嘴,女兒挑人家要趁早,到時選好以后還可以再考察幾年,別跟拿舜安顏似的,表面裝得很好,實則就是個偽君子,是斷然不可把女兒嫁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