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她突然插手來管宮中這些事情,第一個得罪的不是如今后宮當權的佟佳氏,而是康熙皇帝。
康熙同她關系和睦,也愿意給她地位和尊榮尊榮,但這一切也只是名譽上的,歸根結底,康熙并不希望這位嫡母插手過多他的事情。這個道理太后自然是曉得的,況且作為他的便宜“母后”,她所做的只能是迎合這份“母慈子孝”,根本不好跟他擺太后的譜兒。
如今康熙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已是實屬不易,太后對于現在的處境和狀態也是十分的滿意,并不急于改變,也根本不想去打破現在的平衡。
在太后這里磨了半天沒有得到肯定的答復,宜妃最終失望地離開了寧壽宮。
臨到離開時候,正碰上蘇麻喇姑帶著小豆丁十二阿哥往太后這邊來,十二阿哥比她上次在太后生辰宴上見到時候又長高了不少,走上來同她問好,舉止得體彬彬有禮。
十二阿哥和十一阿哥年紀相當,宜妃和身邊人難免會對十二阿哥關注更是多些,宜妃近來一直聽聞十二被養得很不錯,皇上每次去寧壽宮時都會連帶著見一見十二,反觀她的十一,身子骨是打娘胎里出來的弱,讀書識字也并不見得比旁的皇子更好一些。
到底是從前養過康熙的人,不得不說,蘇姑姑帶皇子終歸還是有兩把刷子。
那日皇上抱著十二出現在太后壽宴上,那些人嫉妒得眼神都要滴出血來,直嘆萬常在好命,不,現在應該叫萬貴人了。
想到這里,宜妃不由更是郁悶了幾分,草草跟蘇麻喇姑打個招呼后便告辭出了門。
宜妃離開后,她帶來的那幾樣糕點蜜餞自然便宜了殷陶。
宮里養孩子養得小心,從來不給皇子公主們用太多點心,太后則從小在草原上長大,沒宮里那么多規矩也懶得刻意遵守,蘇麻喇姑也是如此。
是而殷陶就著牛乳用了兩塊金絲棗糕,正打算將手伸向那盤雙色豆糕時,只聽得一旁的蘇姑姑發問了“萬歲就要南巡了,十二阿哥長大后想不想跟著萬歲出門呢”
殷陶停住了伸向豆糕的手。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答案自然是不想的。
九龍奪嫡這段關鍵而敏感的時期,幾乎任何一個跟康熙挨得太近的皇子都沒啥好結果。
不管是大阿哥直郡王、兩立兩廢的太子爺,還是后來的八爺、十三爺、十四爺,除了四大爺之外,可以說是個頂個兒遭了殃,大部分還落得了被未來皇上記恨的下場,這時候伺候康熙出門的確不是什么好差事。
但話不能這么說。
殷陶略一思考后,組織語言道“都說皇阿瑪是世界上最明理之人,胤裪只愿一切都聽皇阿瑪一人的,他愿意帶我去我便跟著,他叫我留在宮中,我便留在這里,左右由皇阿瑪決定便是。”
蘇麻喇姑原以為殷陶會對南巡一事頗為向往,心中恨不能立時跟著皇父出宮看看,卻不想得來這樣一個回答。
十二阿哥小小年紀便已經深諳這宮中的生存法則,蘇麻喇姑的眼睛閃了閃,突然間對這個小娃娃有些刮目相看。
康熙這次南巡的收獲不少,其中的一項就是帶回來一個江南美人王氏。,請牢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