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想起來宜妃最是愛吃這個,算算日子,也很有段時日沒去翊坤宮了,當日便翻了宜妃的牌子,批完折子后叫梁九功擺駕翊坤宮。
宜妃對于康熙的到來自是歡喜,對康熙的服侍也是殷勤周到,讓康熙受用得緊。
康熙泡過腳后,換上了寢衣,對著宜妃笑問道“今兒都做什么了”
宜妃道“我看著今夏送到翊坤宮來的瓜果成色不錯,便叫小廚房做了蜜餞瓜條,給太后那邊送了兩罐過去,也叫她老人家嘗嘗鮮。”
“嗯,這時節給太后吃這個正好。”康熙滿意地輕輕拍了拍宜妃的手,“你一向做事是極為妥帖的。”
說到這里,康熙又想起一事,對著宜妃道“十二可是搬去寧壽宮了”
“是啊,今兒我去寧壽宮還看到十二阿哥了呢,正陪太后和蘇姑姑說話呢。”宜妃想起十二背書那流利的樣子,再想起自己幾個兒子,尤其是跟十二只差了半個月的十一,等以后去了書房,怕是要被人家給比下去。
想到這里,宜妃提前給康熙打預防針道“不像我們十一,自幼便身子骨不大好。倒是十二阿哥,看著是個康健的,也是蘇姑姑養得好的緣故。”
聽了宜妃這話,康熙也想起來老五功課在年長阿哥們當中墊底的事,而老九剛剛入學,但一看就是個貪玩的,做都坐不住,跟太子老四幾個小時候也根本沒法兒比。
不管怎么說,萬琉哈氏給他生了個好兒子,說起來,他很久沒有去看過萬常在了。
康熙是個腦子里存事的人,面上不動聲色同宜妃繼續交流,第二天一早上朝之后就去了鐘粹宮。
榮妃早起去承乾宮給皇貴妃請安了,萬琉哈氏離皇貴妃太遠了,去給人家請安不夠格,皇貴妃也看不上她。再說皇貴妃不是皇后,也沒有要她們去請安的規矩,她們這些庶妃真要過去了,對于承乾宮而言更多的是負擔。
榮妃走得早,所以萬琉哈氏跟她請安都免了,就留在宮里沒有動。
十二阿哥搬走后,榮妃還叫萬琉哈氏住了后院的東廂,又把兩個答應挪進了西廂。
兩個答應許久都不見康熙,聽到萬歲過來,雙雙趕著出來出來給康熙請安。
康熙目光都沒多給那兩人一個,直接叫萬琉哈氏起身,同她一道兒進了東廂。
妙答應臉色有些變了,但還好心里穩住了,勉強笑了笑起身回房。
而出身鑲白旗的慶答應董鄂氏家中父兄得力,想到萬琉哈氏不過是個包衣奴才出身,自負不論家世還是容貌什么都比萬常在好,可皇上過來她們這邊竟然看都不看她一眼,只顧著奔萬常在那邊去,心里不免有氣,卻也無可奈何。
康熙坐了下來,萬琉哈氏親自過來奉茶,有些不好意思地對著康熙笑笑“不是什么好茶,萬歲且將就著喝罷。”
康熙嘗了一口,萬琉哈氏這話倒不是謙詞,這的確不是什么好茶,尤其跟早上在宜妃那里用的一比,差距不是一丁半點兒,只能勉強算得上是解渴的東西。
她們這種不大見皇上的庶妃,自然不會有貴的招待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