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節骨眼上,殷陶想著到底四哥身體要緊,也沒和蘇培盛太多計較,起身隨著他去了養心殿。
代理監國和登基為帝處理起朝政來是不一樣的。
最初的悲傷過后,面對千頭萬緒的紛雜朝政,四爺壓力很大,肩上擔子也比想象中更為沉重。
想起當年皇阿瑪登基時候只有八歲,即便有先太皇太后手把手的教授和支持,想來一定也過了一段很是艱難的歲月。
對于四爺而言,政事什么的還好說,畢竟事在人為,事情放
在那里是跑不掉的,但人事就沒那么簡單了,朝中官員對于他來說,都用得有些不大服帖。
他們兄弟這些年爭斗下來,朝中四分五裂,幾乎每個大臣都有自己的派系,追隨三哥的,老八的甚至還有十四的,都要收拾妥帖了才好。
四爺正捧著折子胡亂思考之時,蘇培盛帶著殷陶走了進來。
四爺聽說十二弟是過來陪著自己吃飯的,心中很是歡喜。
他親自起身將殷陶迎進殿內。拉著十二弟的手坐了下來。
寢不語的規矩殷陶不知道四爺有沒有,但是食不言的說法在四爺這里是不奏效的。
四爺邊用著素齋邊和殷陶聊起了自己近來發愁的一些事情。
作為一個新上位的君王,他要有的放矢地施恩。
眾位兄弟當中,三爺、五爺和十二都是親王,爵位無法再往上提升,但可以惠及親人或者賞賜一些稀罕物件。
七爺郡王做了也有十幾年,這十幾年來一直表現良好,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四爺的意思是叫他和十三一并晉了親王為自己所用。
九爺、十爺和十四如今名義上說還是老八的人,四爺想再等一等看表現決定是否升職,可以暫且放上一放。
只有八爺,對于四爺來說的確是一件麻煩事。
四爺心中再是討厭八爺也不得不承認,老八在朝中影響很是深遠,幾乎半個朝的官員都或多或少同他或者他的手下有一些交情。若是下定決心放著老八為貝勒不管,讓他自己在那兒尷尬的確叫四爺心里舒坦,但為著朝政穩定安撫人心,四爺卻不得不將他升位。
十三弟原是光頭阿哥,如今一舉成了親王,而十二弟原本就是親王,如今要加封也只得再加一道恩典,作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四爺在兄弟中人緣混得很是一般,比起殷陶和八爺差得很遠,就連五爺都比不大上。從前在康熙一朝,除了殷陶和十三外,再無人支持于他。
在四爺看來,兩個弟弟對他來說都十分重要,就像他身上的右手和左手一樣。
這么一來,四爺總覺得自己加恩加得有些少了,心里很是愧對十二弟,想要彌補一二,便對著殷陶道,十二弟的
爵位已經到頂是封無可封了,但是沒關系,咱們可以從旁的地方入手提升一下。
于是四爺大手一揮,慷慨表示,你的女兒安安如今尚未出嫁,朕可以即刻將她封為固倫公主接到宮中,從宮里頭出嫁并享受固倫公主應有的婚禮和公主府。你的兒子弘晏先封為貝子,等日后承襲你的親王爵位。你的岳父馬齊對朝廷貢獻不少,朕覺得可以賞一個伯爵的位子,日后若是干得不錯,還能再升。
你的額娘伺候先帝時候謹慎勤勉,從沒出過錯誤,當初孝惠太后提起定太妃也從來都是夸贊,萬琉哈氏一族又出了托合齊這等忠君愛國的能臣。既如此萬琉哈氏全族抬入鑲黃旗,定太妃也升為皇考定貴太妃,日后由十二弟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