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九月,四爺又在朝中做了一番新的改革,并準了直隸作為新政試點實施攤丁入地。
四爺登基后,朝中人士變動頻繁,八爺先管了理藩院,又改行去工部待了一段時間,后來殷陶忙著兵部的事,無暇兼顧戶部工作,八爺又去戶部代管了小半個月。
攤丁入地是四爺今年想在政治上完成最大的改革,也是現階段四爺最想干好的工作之一,四爺心中對八爺極度不信任,總覺得老八會暗中壞了他的事情,故而轉頭將八爺調去了內務府,而讓殷陶接管了戶部,主理此事。
攤丁入地又被稱作攤丁入畝、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并入田賦征收的一種賦稅制度,它標志著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稅丁稅的廢除,是清王朝統治者對賦役制度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1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放松對人頭和戶籍的管制,將從前征收的人頭稅平均攤到田賦中當中,不再按人頭收取稅負,百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從事農耕之外的工作,對于手工業和貿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殷陶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這項工作,認為這項制度為初期工業和貿易的發展了很大便利,能夠抓住資本主義萌芽,實現更好的經濟增長。
殷陶定在月底動身去直隸實地考察,聽說如今清代最著名的發明家黃履莊就在直隸,故而也帶了弘晏一起過去拜訪一下。
殷陶在外出差忙公事,京里頭幾個侄子也沒閑著,開始展開了為奔波在外十二叔的保駕護航之旅。
五爺家中兩個兒子弘昇和弘昂都是合格的“包打聽”,相比弘昂而言,弘昇打探消息的方法更多、效率也高,也很少出現差錯。弘昂是后起之秀,雖然入行教晚,但他善于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從細微處入手偵察,準確率也高得可怕。
弘昀選了弘昂而非弘昇,是考慮到弘昂剛剛嶄露頭角,很少在大眾面前展示技能,更容易打入敵人內部獲得一手情報。畢竟十二叔對他們每個人都十分重要,弘昀不想讓十二叔受任何一點委屈,所以在這事上更不能出現任何意外和差錯。
弘昀的想法得到了弘暉、弘時、弘歷和弘晝的支持,弘暉表示愿意同弘昀一起去和弘昂談一談此事,畢竟兄弟兩個一起出面顯得更是重視一些,若是有什么弘昀想不起的地方,他還能幫忙補充一二。
弘時則帶著弘歷和弘晝開了自己的小庫房,尋出了不少好東西,準備作為“勞務費”交給弘昂,只要能讓十二叔好好的,不被小人算計,出多少錢他們都是心甘情愿的。
弘暉和弘昀同弘昂談得很是順利,弘昂對著兩位兄長保證,自己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幫他們好好調查此事。
當弘昀談及報酬之時,弘昂連連擺手“我也是十二叔看著長大的,不瞞兩位兄長,在我這心里頭,除了阿瑪外也就是十二叔了。若是為了十二叔討還公道還要酬勞,別說阿瑪不依我,就是我自己這心里頭也是過不去的,兩位兄長莫要再說這話了。”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弘旺突然發現,自己最近的人緣好到不行,相比去年時候可以說是直線增長,除了弘昌主動交好外,還有弘昂時時約著見面,就連從前一向眼高于頂看不上自己的弘歷,那天在撞上他時候也賞了個笑臉,并約著自己和弘昂一起用了個便飯。
弘旺是一個很有表現欲的人,也喜歡通過高談闊論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在弘歷的幫腔下,弘昂成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弘旺雖然說得不多,但弘昀弘昂等人到底也是經歷過九龍奪嫡的宗室阿哥,最基本的頭腦還是有的。幾人通過弘昂的線索和弘旺的說法,拼湊得出結論,八叔掌握了一些關于十二叔結黨營私的證據,正準備找個合適的時機向皇阿瑪告發。
弘昂知道自家阿瑪最是向著十二叔,拿到第一手消息后便回府去找阿瑪邀功。
五爺聽說老八竟在暗中調查十二弟,還要狀告他拉幫結派、黨同伐異等諸多行為,氣得差點歪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