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雍正三年的春天,距離康熙過逝已有將近二十七個月。
馬上就該要除服的日子,安安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內務府從年前就開始籌備公主的婚事,舒怡也早早就開始為女兒歸攏嫁妝,關系親近的人家都送了新禮給安安添妝,宮里也接連放下了各種珍貴的賞賜切都往好的方面有條不紊地發展著,而作為家之主的殷陶卻開始日漸惆悵了起來。
第個看出殷陶惆悵的人是十爺。
十爺從蒙古歸來之時帶了好些新制的奶酪和各種紀念品,專程送到了十二弟府上來。
十爺這次走又是將近三個月,兩人許久不見,對彼此也都有些想念。
原本氣氛正好之間,十爺說起這幾套福晉娘家給的首飾成色不錯,可以拿來為大侄女兒添妝。
十爺話音未落,就見到十二弟臉色有些不對,情緒在頃刻間明顯低落了下來。
十爺也是嫁過女兒的人,猜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看著如此惆悵的十二弟,十爺心中也難過十分。
他向來嘴笨,不會安慰人,每次安慰老九的時候,對方都會對著自己表示出各種嫌棄。
想到這里,十爺越發難過起來,每次自己有心事的時候,十二弟都是第個開解安慰自己,輪到十二弟需要安慰時候,自己卻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除了殷陶之外,兄弟幾個里最會安慰人的其實是十三,但他從去年夏天就被派到江南作為欽差巡察各省,到現在還沒回來,也摸不清這邊狀況,自然也勸不了殷陶什么。
四爺很快也感知到了十二弟的悵然,并把殷陶叫進宮中說話解悶兒。
“十三弟在外忙碌奔波著實不易,朕這幾日正琢磨著,要在十三的幾個孩子當中挑個好的封作郡王,也好替十三分憂。”
殷陶道“四哥思慮周全,有了四哥的惦念,想來十三弟在外辛勞也不覺得辛苦了。”
畢竟十三弟府上孩子多,又不能個個都襲爵,選個出挑的立為郡王日
后能撐起門戶也是好事,這也是四哥給十三實打實的恩典。
四爺見殷陶心為著十三高興,心中對十二弟也越發欣賞。
他最是喜歡十二弟這光風霽月的性格,從不為自己優待旁人而生出任何情緒。
但即便如此,四爺也是絕不會讓心愛的十二弟吃虧。
“十二弟膝下只有弘晏個阿哥,日后自是要承襲你府上爵位的,朕也不好再加封什么。十二弟莫要覺得四哥偏心,等日后給你那小外孫再封郡王也是樣的,都是咱們自家的孩子,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了安安和弘晏。”
聽到外孫什么的,殷陶覺得越發惆悵起來。
雖然女兒如今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他恨不能再把孩子留身邊過兩年,哪里想要什么外孫啊
人生真的是太艱難了。
給安安的孩子賜姓封王之事原本就是按著先帝圣意來的,安安成婚在即,四爺便提前知會了鈕祜祿家此事。
鈕祜祿氏族再沒想到還有這等光宗耀祖好事落在自己頭上,不管駙馬和公主的孩子未來姓什么,上誰家族譜,落在哪處玉牒,終究都是他們鈕祜祿家血脈,日后也會在族譜上留下有濃墨重彩的筆。
這對于鈕祜祿氏族來說,實在是賺大了,族長和駙馬家感恩戴德,越發打定主意定要加倍好好對待公主,抱緊十二爺大腿才行。
沒過多久,大將軍年羹堯府上也送來了厚禮,殷陶、舒怡、貴太妃、安安和弘晏都有份兒,其中安安那份最為豐厚,說是要給公主添妝。
年羹堯如今是四爺跟前的紅人,地方官員送來府上的孝敬源源不斷,什么稀罕東西都有,這次送來殷陶府上的也是實打實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