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寫文章還是很有一手的,曹沖上回抽到的昭明文選里頭就入選了不少曹丕的文章,其中一篇點評建安文學的典論論文就讓人印象深刻,因為第一句就是赫赫有名的“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徐干、王粲、孔融這七個人,就是曹丕在典論論文里頭特意把他們列出來挨個點評了一番,后世才有了“建安七子”之說。
曹沖原以為曹丕是把典論論文寫出來了,徐干特意拿來給自己分享,心里還嘀咕徐干怎么這么自戀
要知道徐干可是被曹丕列為七子之一,并在結尾感慨“融等已逝,唯干著論,成一家言”
只不過曹沖看了開頭,發現標題并不是典論論文,而是棠棣。
曹沖眉頭直跳,直覺曹丕要搞事。
這個標題,一看就是要寫兄弟情誼啊
曹沖忙往下看,卻發現曹丕文風突變
曹丕這篇文章寫得妙趣橫生,與他平日里穩打穩扎,一副文學批評家口吻的寫法很不一樣。
在這篇棠棣里頭,曹丕從兄長的口吻寫了幾件兄弟間發生的趣事,語氣里明面上滿是嫌棄,字里行間卻又流露出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可見兄弟之間雖然打打鬧鬧,卻也親密無間。
最后曹丕還感慨了一番,兄弟幾人已各自成家立業,連最愛鬧騰的倉舒都已經長大成人,時間過得可真快
這篇文章明面上寫著幾兄弟的事,實際上主角不是別人,正是曹沖
曹沖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曹丕一五一十地在上頭曝光自己的過往劣跡,借此表現出對弟弟茁壯成長的欣慰
不是,你寫兄弟情義就寫兄弟情義,為什么當眾曝光我以前做的事
當哥哥的,難道不該為弟弟隱瞞一二
這是要曝光他,然后讓更多人盯著他
賊二哥,用心險惡吶
曹沖兇狠地對徐干說道“不許發這個稿子不許發”他直接把稿子揣走了,風風火火地出門去找曹丕算賬。
徐干見曹沖一下子跑沒影了,又從懷里掏出第二份文稿來。
他們拿到這種達到刊出標準的稿子,都是要抄上兩份留底和送審的,所以曹沖搶走了一份,他懷里還有一份
雖然曹沖說不許發,徐干覺得這稿子是可以發發的,畢竟曹丕這文章立意好、文辭妙,既輕松好讀,又不失教育意義,便是選入教材也是夠格的
教育少年人,不就是要從孝悌抓起
曹沖常說,他們大魏周刊選稿要公正,不能偏頗,更不能隨意受旁人左右。
所以,稿子還是拿去送審吧
他過來一趟,也不過是想讓曹沖心里有個底而已。
徐干揣著備份稿件走了。
另一邊,曹沖風風火火地跑到曹丕那邊。
曹丕正要吃飯,聽人說曹沖來了,吩咐人多備一份飯食。
瞧見曹沖來勢洶洶,曹丕不動聲色地問“怎么這時候跑來了”
曹沖把稿子往曹丕面前一摔,說道“二哥你怎么可以往大魏周刊投這樣的稿子”
曹丕睨他一眼,慢悠悠地說道“我聽說大魏周刊選稿公正,從不受旁人干涉,現在看來原來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