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鵬樂呵呵地泡茶,說“你看,我能干活兒的。”
周洛陽本來也沒指望蔣玉鵬能做什么,全在杜景堅持,結果剛來不到一周,確實證明這小子有點本事。花瓶實價未到八千,按行業的市場價賣,利潤還是很高的。
早知道該再定高點,周洛陽親自定的價,不敢比同行賣得貴,但人生要知足常樂。
“有人拿著票來取,把匣子一起送他。”周洛陽修完了所有的表,放在一個木匣子里。
“圣誕時林狄會來看看,不知道帶不帶客戶,掛在墻上的刀你拿下來讓他們看就是了,不用多嘴,林狄會負責介紹的。”
“好好,”蔣玉鵬笑著泡茶,說,“二老板去吧,不用操心了。”
杜景打了個車來接周洛陽,離開店時,周洛陽又十分感動,朝蔣玉鵬說“謝謝。”
蔣玉鵬把他們送出店外,回身進去,周洛陽充滿了感慨。
“古董行業這么暴利”杜景聽到的時候有點難以置信。
周洛陽笑道“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你說呢”
生意做成,讓周洛陽這個歲末過得輕松不少,度假目的地沒有選擇東京,緣因他不想再路過羽田機場。而一踏上日本的土地,樂遙便仿佛回到了故鄉,偶有說不了英語的場合,只能讓樂遙來翻譯,反而還如魚得水些。樂遙的衣著、性格與表情始終很日式,周洛陽見他第一面時就感覺到了。
“還是這樣啊。”樂遙坐在車上往外張望。
杜景說“你只離開了一年多而已吧不會有什么變化。”
如果父親還在就好了,周洛陽想起,杜景還沒見過他們的父親,不,杜景甚至沒有見過他的任何長輩。
“如果我爸爸還在,”樂遙說,“你們也許會談得來的。”
杜景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句話,只得道“待會兒見了你外公我該怎么說你哥哥的朋友嗎”
“你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樂遙笑道。
杜景租了車,從大阪開車到京都,當天就去探望了樂遙的母舅家人。與周洛陽上次來時一樣,日本人都和氣禮貌,內里卻帶著少許不易察覺的疏離感,哪怕面對他們的外甥也是如此,也許他們打心底就沒有接受樂遙。
外公家里放著女兒的遺像,沒有女婿的。
周洛陽帶來了禮物,客氣地放下,對方客氣地問了樂遙的學業與生活表示關心,樂遙翻譯了半天,最后外公家也沒留晚飯,時間到了以后,杜景便說“那么,我們就不打擾了。”
“下次見――”
一群日本人出來,朝他們鞠躬送別,周洛陽感覺自己根本不是走親戚,反而像是在高級餐廳里消費完,老板與服務人員簇擁來送的場面。
這家庭比杜景西班牙的家庭還要疏離,周洛陽看得出杜景對他們不太喜歡,但這是別人家的家事,樂遙愿意就行,也沒什么好說的。
“我外公比較嚴肅,”樂遙見氣氛有點奇怪,說道,“真是不好意思。”
對方甚至連杜景是誰都沒問過,除了樂遙的介紹之外,就沒怎么與杜景、周洛陽說過話。
“關西人,”杜景答道,“可以理解。”
“你還知道這個”周洛陽覺得好笑,“連見親戚也做攻略了嗎”
“嗯,”杜景承認了,“大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