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魏采薇是錦衣衛禾千戶家的二小姐,有個比她大十歲的姐姐,母親早逝,父親思念母親沒有續娶,長姐如母,一直是姐姐照顧她。
長姐十七歲那年,父親禾千戶為她定下門當戶對的親事同樣是錦衣衛千戶的陳千戶家長子陳大郎。
同袍好友,彼此知根知底,這門親事水到渠成。
定親那年,正是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
那一年八月十四,北京百姓正準備明天的中秋佳節時,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突然帶著八萬鐵騎入侵大明,一路上幾乎暢通無阻,打到了大明都城北京。
大明自從上一次土木堡之變和蒙古交戰,有一百多年沒有打仗了。
承平日久,人們已經不知道戰爭為何物,北京城防守空虛,只有四萬禁軍守城而且老弱病殘和吃空餉居多。
兵臨城下,禁軍不能打,各地勤王軍隊支援北京又需要時間,在嘉靖皇帝的默許之下,內閣首輔大人嚴嵩下令閉門不戰,任憑蒙古軍隊在北京城外燒殺搶掠,還說“俺答汗搶夠了自會退散。”
俺答汗搶了半個月,直到嘉靖皇帝答應和蒙古通貢互市、各地勤王援軍已至,俺答汗才退兵。
僅僅半個月,京城之外,幾乎化為一片焦土,掠奪人畜兩百萬,史成“庚戌之變”。
庚戌之變,嘉靖帝視為恥辱,首輔大臣嚴嵩推脫責任,找了一些人背黑鍋當替死鬼。下獄的下獄,殺頭的殺頭,滅族的滅族。
其中魏采薇的父親禾千戶就以“情報有誤,耽誤軍機”為由,被砍了頭,家產充公,兩個女兒淪為官奴被發賣。
陳千戶念及同袍和親家的情分,出了五十兩銀子將姐妹兩個賣下來,安置在鄉下田莊里,說會供養她們一生。
官奴是賤籍,良賤不能通婚。長姐和陳大郎的婚事當然作廢了。
寄人籬下,長姐有自尊,學農婦養雞織布,努力靠雙手養活自己和妹妹。
有一天,前未婚夫陳大郎帶著姐妹們急需的米面糧油鹽來到莊子,他的小廝牽著魏采薇的手去逛集市,到了傍晚才回來。
此時陳大郎已經走了,長姐蹲在河邊清洗床
單。
魏采薇只有七歲,懵懂無知,她興奮的跑過去,“姐姐我給你賣了好多好吃的有虎眼窩絲糖,我一個都沒偷吃,全都帶回來了”
對于一個才七歲的小女孩而言,半年都沒吃糖了還能抵抗窩絲糖的誘惑,需要多么大的自制力和對長姐的愛。
長姐緊緊的抱著她,喃喃道“我想走,可是我走了,你怎么辦”
魏采薇不明所以,說道“自是姐姐去那里,我就去那里。”
長姐說道“你不懂,你還那么小,姐姐要保護你。”
之后,陳大郎每次來田莊,小廝都會帶著魏采薇出去玩,直到姐姐突然發胖,肚子變大了,陳大郎從此消失,家里卻突然來了一個婆子,日夜監視姐妹,不準她們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