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把當家主母吳氏給心疼壞了,送到第二天,就謊稱冰塊用完了,汪大夏回家要砸開冰窖的門,吳氏只得退讓,對著汪千戶哭了一回,說汪大夏無禮。
木百戶維護汪大夏,說道“他也是為了救人,他長這么大,好容易做一回好事,總比在外頭胡鬧的強。”
汪千戶想想這這么個道理,就對吳氏說,“由得他去吧。”
吳氏哭道“三伏天還沒過完,冰窖的冰塊就要見底了,難道你只有一個兒子我是大人,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大秋還小,午覺和晚上睡覺也要用冰的。”
汪大秋是吳氏的親生子,只有三歲。
汪千戶說道“那就去外頭買冰給大秋用。”
吳氏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這得往里頭填補多少銀子去”
汪千戶只覺得吵得腦仁疼,“家里的田地、房屋、鋪面的出息都由你管著,還缺這點銀子憑多少,填補便是了,別委屈了大秋。”
汪千戶覺得,他只有兩個兒子,自是一碗水端平,別委屈了誰。且汪千戶是第五代千戶,家境殷實,從來沒有沒落過,并不把日常開支放在心上。
吳氏不說話了,她心虛,前段時間她娘家哥哥來找,說有個極好的買賣,拿錢放債,專門放給那些剛剛中了進士、在京城等著吏部安排官職的候補官員們。
京城開銷大,人情來往又多,許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官員在初期都是靠借債度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等當了官,尤其是肥差,俸祿是小事,自有人排著隊送錢,把以前的債一并還了。
吳大舅說“錢生錢,利滾利,借債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兩榜進士,你還擔心他們卷錢跑了不成到了年底,連本帶利息的把錢給你,你把賬本給姑爺看,一年多出這么多盈余,姑爺定夸你會當家。”
不過吳氏有些猶豫,“放債確實賺錢,但你姑爺向來是不準放債的,說家里能夠度日就成,沒指望大富大貴。”
“我的姑奶奶喲。”吳大舅說道“那有人不喜歡錢的你把白花花的銀子擺在姑爺面前,他能不喜歡再說了,姑爺是個穩妥人,這性格有好處也有歹處,姑爺當了十來年的北城兵馬司指揮使,在這個位置一直不挪窩,姑爺這個年紀,又是武官,再不往上爬,怕是沒機會了。難道你不想把誥命往上升一升”
這下戳動了吳氏的虛榮心,“我當然想,可是這個放債有什么關系”
吳大舅說道“姑爺升官,自是要打點關系,打點關系需要錢啊,越多越好,只要給足了錢,什么官當不上。”
吳氏心動了,問“銀子我能拿的出,但這放債的人靠譜嗎”
吳大舅說道“三通錢莊你知道吧有錢莊作保,你怕什么人家有的是銀子。”
吳氏聽了,就把賬面上大部分活錢,約五千兩銀子拿出來,給了吳大舅去放官員債。
吳氏倒不缺買冰的銀子,只是突然多出一大筆開銷,她這個當家主母不得不往長遠處盤算著過日子,回了趟娘家,和吳大舅先收回一千銀子。
吳大舅說道“這才放了幾天債這么快收回,一分利息都沒有了,全是白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