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喜歡唐伯虎在這幅畫上的題詩,將那句“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念了好幾遍,說道
“唐伯虎少年得志,年紀輕輕就中了應天府第一名解元,一時名聲大噪,是為江南才子第一人,本來以為春闈必定得中,可惜被卷入了科場舞弊案,從此失去考試資格,以前追捧他的人紛紛遠去,看盡世態炎涼,居然淪落到賣畫為生,這首詩就是他的人生寫照啊,好詩,好畫”
汪大夏這才明白這首淺顯易懂的詩里所藏的含義,瘋狂拍馬屁,“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我剛開始還以為是贗品呢,覺得大才子的詩得寫到我看不懂才是好的。所以這畫在陸大人手里,才覓得知音。在我手里,只能明珠蒙塵。這是緣分,這幅畫注定是陸大人的。”
陸炳不是誰的禮物都收的,但今天實在喜歡這幅畫,送到他心坎上去了。
陸炳在嘉靖帝身邊紅了三十幾年,圣寵不衰,但是他內心一直很清醒,曉得他總有一天會失勢的,就像夏天無論多么熱,總會有一天會結束。
秋風一來,紈扇就不合時宜了,得收起來,陸炳覺得自己就是這把紈扇,一時愛不釋手。
何況汪大夏說的話又好聽,陸炳就當場將秋風紈扇圖掛在書房墻上,說道“無功不受祿,說吧,你想要什么”
汪大夏嘿嘿笑道“我有個朋友,被歹人所害,斷了子孫根,身體殘疾,他是做經紀行當的,殘缺的身體被人恥笑,祖傳多年的經紀行當這碗飯就吃不上了。他想進宮當差,苦于沒有門路。我就求到陸大人這里了。”
陸炳問“他可曾讀過書品行如何”
汪大夏一陣猛夸,說道“他是為了救鄰居才斷了子孫根,品行一等一的好。他比我讀的書還多。
本來他小時候家境殷實,家里請了舉人給他開蒙讀書,想要轉換門庭考科舉的。無奈十年前庚戊之變,他家是北直隸安肅縣人,不在京城,家產被俺答汗的軍隊搶了,房子也燒了,父母皆亡,只有老祖母帶著他逃到京城。”
“當時京城城門關閉,是陸大人您請旨開門,放災民進來。陳矩撿回一條命,就是家道中落了,不得已收起書本,走了祖上經紀行的老路,以供養老祖母,但是讀書底子尚在,字寫得極好,文質彬彬的。”
庚戊之變,改變命運的豈只有魏采薇和丁巫的家人
很多普通老百姓也深受其害,只是因為他們地位低,他們的苦痛很少被人知罷了。
戰火中,淪為難民的老祖母牽著小陳矩的手,苦苦拍打城門,哀求進城。
陸炳請圣旨開門,魏采薇的父親禾千戶自請加入敢死隊,逆流而行,去難民斷后,敢死隊全部死絕。
他們的人生在某一刻曾經交匯過。
陸炳聽了,將自己的名帖給汪大夏,說道“東廠廠公麥福麥公公和我私交極好,你那個朋友拿著我的帖子去投麥公公門下,認個干爹。他既然有讀書的底子,麥公公會安排他去司禮監內書堂學習。麥公公門下徒子徒孫極多,路給他鋪好了,將來他能不能出人頭地,得靠自己本事。”
“謝陸大人”汪大夏大喜過望,接過名帖,陳經紀有東廠廠公這個靠山,超過了他的預期。
陳經紀搬回馬廠胡同,堅持要和魏采薇和汪大夏結清藥費和冰塊錢,又把零碎的銀兩還給湊錢給陳老太太辦喪事的鄰居們。
馬廠胡同都是普通人,賺點錢不容易,陳經紀對自己摳門,但不占人便宜。
汪大夏把陸炳的名帖交給他,要他去投東廠廠公麥福門下。
陳經紀感激不盡,“大恩不言謝,他日必報還。”
找宮廷門路不容易,上輩子汪大夏是木百戶花了所有的積蓄,用錢砸出來的門路,砸完之后木百戶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去三通鏢局當鏢師度日。
這一世汪大夏給陳經紀找門路,也是用了唐伯虎的畫送人情得來的,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