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今年五十三歲,他畢竟還有兩個成年的兒子,論理,早就該立太子、定下國本了。
而且按照大明皇位繼承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裕王比景王雖然只大了二十五天,但按照繼承法,別說大二十五天,就是大一個時辰,裕王也是居長的,有天然的繼承權。
但,嘉靖帝不喜歡性格倔強冷硬的裕王,比較屬意四皇子景王。
為了儲位,朝中分為兩派,以嚴嵩為首的大臣們順從天子心意,推崇景王。以徐階為首的大臣們以祖宗定下的繼承法為由,只認居長的裕王。兩黨拉鋸,爭執不休。
嘉靖帝厭煩了爭吵,干脆以前頭封了兩個太子皆夭折,道士說“兩龍不得相見”之語,覺得兩龍相見,必有一死,父子兩個誰死不好,所以干脆不封儲君。
按照大明分封藩王的規矩,除了太子,成年后的皇子必須去藩地就藩,如今遲遲不封太子,景王到了二十三歲“高齡”,成親七年了,還是賴在京城不走,還仗著父皇的寵愛以及母妃盧靖妃主理后宮,在紫禁城暢行無阻。
盧靖妃雖然封繼后無望,但也算是無冕之后了,后宮皆以盧靖妃馬首是瞻,把景王當未來的儲君。
盧靖妃沒有把失寵的裕王放在眼里,在她心中,儲君之位定是兒子景王的。
但,景王千好萬好,唯有一樁不好成親七年,至今無子。
裕王的兩子兩女雖然最終都夭折了,但是他畢竟有過孩子啊,長子還活到了四歲。
而晉王的王妃和侍妾們肚子都不爭氣,要么懷不上,要么流產,胎死腹中,連個呱呱墜地的活嬰都沒有見過。
如果景王一直沒有孩子,皇上很可能會迫于徐階等大臣的壓力,改變心意,封裕王為儲君。
盧靖妃發愁啊,晉王府的女人們肚皮不管用,七年了,連個屁都生不出來,她也想著從這四十八個秀女中選幾個送到景王府里傳宗接代。
盧靖妃正在看待選的秀女名冊,景王就迫不及待的進宮找母妃討新人了,他也曉得自己唯一的缺點就是子嗣,著急生孩子。
秀女們的身高、體重、三圍尺寸、甚至驗身時的形狀都寫在里頭,景王的眼神不禁往名冊上瞟。
盧靖妃將名冊一合,“看什么沒規矩在送進你的景王府之前,這些秀女名義上都是你父皇的女人。”
景王立刻收回目光,眼觀鼻,鼻觀心,“兒子并非急色之人,這不著急給母妃生皇孫么景王府里盡是些不能生蛋的母雞。”
盧靖妃柳眉一豎,“你的王妃侍妾都是本宮選的,你是嫌棄本宮沒有眼光”
景王嚇得趕緊跪下,“兒子不是這個意思,兒子錯了,請母妃責罰。”
景王性格油滑,會討好父皇母妃,跪的快,不像三哥裕王那樣執著,敢當眾頂撞父皇。
盧靖妃母憑子貴,當然不會把寶貝兒子怎么樣,說道“起來吧,我這次是警告你,以后在外頭收斂一些,可別讓人在小處抓住把柄,陰溝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