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菊花宴上,擊鼓傳花已經結束了,開始行酒令,李九寶見鄰座的尚青嵐還沒有回來,不禁有些擔心,私下問宋嬤嬤,“嬤嬤,青嵐怎么還沒有回來我看她喝了不少酒、又吃了好多東西,會不會像上次那樣吃撐了”
李九寶得了盧靖妃的青睞,宋嬤嬤還指望她爭點氣,把尚青嵐丟的面子掙回來,一時不能離開李九寶,怕她人紅是非多,被那些嫉妒的秀女暗算,要貼身保護李九寶,但是又不能不管尚青嵐。
剛好魏采薇回來了,宋嬤嬤就把尚青嵐的事情告訴她。
上一次尚青嵐吃撐了,狂吐不止,魏采薇只給她針灸了五個穴位,立刻止吐。
魏采薇剛剛和汪大夏私會回來,聽說尚青嵐久出未歸,就立刻背著藥袋去尋她。
尚青嵐千萬不要出事啊
按照小火者的指引,魏采薇來到了紫霞殿,今天瓊華島的宮人都去伺候菊花宴了,紫霞殿空無一人,就連尚青嵐的嘔吐物都沒有人及時清理,魏采薇聞著味就找到了這里。
尚青嵐不在這里,應該已經走了。
可是她沒有回去菊花宴,想起宋嬤嬤說她暴飲暴食,還在擊鼓傳花中連喝三杯菊花酒的話語,魏采薇猜測尚青嵐是喝醉了,在這附近瞎轉悠,走了和菊花園相反的路。
出了紫霞殿,魏采薇看見殿旁邊有個新搭的荼蘼花架,花架有個圓坑,應是有人把這里的竹子的拔出來了。
圓坑里的泥土還是潮濕的,應該是剛拔不久。
魏采薇和尚青嵐這一世相處不到一個月,但是在上一世,她們在宮廷里相伴了足足十六年,從宮女到寵妃到太妃,魏采薇一直陪著尚青嵐。
直到汪大夏舊毒頻發,身體不適,兩人有了退意,魏采薇才和尚青嵐告別,和汪大夏去了氣候溫和、適合養生的南都應天府,汪大夏成為南京的守備太監,相當于養老了,不再像京城那樣忙碌。
十六年相伴,所以魏采薇很了解尚青嵐,這個圓坑一定是她喝醉了,走路不穩,就干脆拔了荼蘼架的竹竿當拐杖用。
尚青嵐說話做事不拘一格,干得出這種事情。
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魏采薇也抱住一根竹竿,左右扭動,以魯提轄倒拔垂楊柳之勢,用力一拔,獲得手杖一根。
并不難拔嘛,我拔得出,她應該也能拔得出。
荼蘼花架兩位姑奶奶請住手再拔我就像本書作者一樣禿了
魏采薇杵著竹竿往前走,前面有三條分岔路,尚青嵐一直沒有回去,肯定是完美的避開了正確路徑,選擇了錯誤的兩條。
她走了那條路
都是石板路,看不出腳印,但是中間那條光潔的石板路上,有一個個圓形的圓筒印記,而且印記越來越淡,到最后什么都沒有了。
魏采薇用手中的竹竿往石板路上一戳,竹竿底部也形成一個圓形的泥土印記。
一定是尚青嵐杵著竹竿行走留下來的印記,魏采薇就選擇了中間那條分岔路,一直往前走。
花園的路徑蜿蜒如蛇,魏采薇走到盡頭,是個牡丹園,牡丹春天開花,現在是秋天,園子已經關門了,落了鎖,尚青嵐進不去,魏采薇去附近牡丹亭找了找,呼喚她的名字。
“青嵐,尚青嵐”